在儿时的记忆里,农村人家堂屋正中的墙上都挂着中堂画,家庭条件稍好一点的人家,中堂则是有边有框,制作精美。中堂的内容有的是画,像“独钓寒江雪”,有的是毛主席诗词,还有的是“忠孝传家、大展宏图”之类。现如今,代替中堂的是精美的手工艺品。
12月18日,记者来到了南沙河镇南岗村。在宪印工艺厂看到,这里的镜匾工艺已经颇具规模。工人们正紧张忙碌着,她们有的在雕刻,有的在擦拭版面,还有的手持钉枪“啪啪”钉个不停。一道道工序下来,一幅完整的工艺品就展现在人们面前了。停在门口的一辆货车已装满大半车厢镜匾,准备给客户送过去。
据了解,前些年,南岗村加工镜匾的作坊有三四十家,由于利润太低,大都转行了。高宪印告诉记者,现在他的厂里有30多名工人,几乎都是农村妇女,一个月下来,大都能领到1500多元的工资,这在农村已经不错了。
谈到未来的发展,他说,他们的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了,特别是在精细化制作方面,还有些欠缺,要想长远发展,一定要在技术上下功夫。
镜匾工艺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我一定要把它作为一门艺术经营下去。高宪印如是说。
新闻推荐
...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