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丁浩远
“上次体检的时候,村诊所的医生通知我第二天早上去,我以为要坐车去医院里呢,没想到第二天人家医院开着车来到俺村给我体检来了。临走的时候大夫还给我留了个电话,说有什么问题再咨询他,比以前不知道方便了多少,真是没想到。”近日,记者采访时,受益于我市公共卫生“大篷车”服务的羊庄镇刘福铭大爷发自肺腑地说。
据悉,自公共卫生“大篷车”服务开展以来,全市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积极行动,服务范围覆盖全市所有镇街,全市80%以上的村庄享受到了“大篷车”服务,受益群众无不交口称赞。
承载着百姓期盼
“大篷车”走遍滕州
2012年8月24日,我市公共卫生“大篷车”活动正式启动。随着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百姓们对“大篷车”的期盼也越来越高,不少乡镇的村民闻听这项活动以后,都急切地期待着“大篷车”能够开到自己的家门口来。
市卫生局在广泛调研我市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后,急百姓之所急,积极协调调度“大篷车”的运转情况,在百姓们最需要的地方总是能见到“大篷车”的身影。市卫生局局长杨琼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我市公共卫生工作的发展还不平衡,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还相对薄弱。因此,我们还要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
就是怀着这样的工作理念,去年以来,市卫生局在拓展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服务内容的同时,着重在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内涵上下功夫,实施了以公共卫生服务“大蓬车”为载体,走村入户为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补上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不足的短板。
家住东沙河镇小宋庄村的王大爷一家在2012年都接受了公共卫生“大篷车”服务的免费体检。王大爷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家中只有儿媳妇和孙子跟着自己编一些筐子卖钱过日子,家里不是很富裕,很少有机会到镇上去。而公共卫生“大篷车”让他在自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体检服务,公共卫生“大篷车”工作人员更是主动给老人解读各项数据信息,让老人大为感动。“谢谢,谢谢好人们。”老人的话简短朴实,却包含着无限的感激之情。
先进的仪器设备
让服务更加专业
说起公共卫生“大篷车”,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印象:几个医生,带着听诊器和血压仪,在大街上摆个桌子,给人做些基本的诊疗项目。前去进行检查的无非是一些年迈无事的老人,在检查完之后最多听到医生说一句:“你没事。”这时候检查就全部结束了。
但我市的公共卫生“大篷车”却截然改变了这种流于形式的现象。全市各卫生院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明确职责、量化分工,责任到人,以村卫生室为依托,逐村逐户开展健康查体工作,构建起市、镇、村三级服务网络。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正规的查体服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医疗卫生院加大对“大篷车”服务设备的投入力度,购置配备了血糖仪、血常规仪、B超等检验检测设备,在体检过程中,实现了“大篷车”一站式服务。在做好全体居民健康查体的同时,重点做好老年人、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体检情况、疾病诊治、健康评估的健康档案和电子健康档案的更新管理,使其通过“大篷车”服务随时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保障了居民的身心健康。
据市卫生局负责人介绍,此次公共卫生“大篷车”能够有如此大的规模,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群众的信任,现在每一种检验检测设备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下一步卫生局将进一步加大对我市公共卫生“大篷车”的资金投入,让检验检测设备的功能更全,检测数据更加精确,携带更加方便。
把最实惠的利益
献给所有的人
公共卫生“大篷车”服务活动,就是变坐等上门为进村入户,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个体服务为群体服务,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便利、及时的健康查体服务。在采访时,市卫生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共卫生“大篷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是我们的医护人员克服了种种不利条件,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据了解,截至2012年年底,我市公共卫生“大篷车”共入村服务972次,服务群众30余万人次。自今年起,全市各镇街每年将完成两次循环查体服务;将固定服务地点和服务范围,原则上一村设立一个站点,邻近小村可多村合为一个站点;重点是65岁以上老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患者及孕产妇、0至6岁儿童等。同时,在体检过程中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健康评估、日常保健指导服务。
到目前为止,全市21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配备273名专兼职服务人员,改变了人员缺少、工作被动的局面,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健康长效开展。“大篷车”服务工作使广大医务人员强化了服务理念,增强了服务的积极性和工作的主动性,从理论知识到工作实践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所有医疗人员的付出是值得的。在服务活动中,他们共新查出高血压患者800余人,糖尿病患者200余人,被全部纳入了慢病健康管理。通过开展“大篷车”服务,慢病患者得到了免费查体和免费健康指导,参加项目管理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
新闻推荐
...
商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