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渠怀素
近日,记者来到高铁新城所在地东沙河镇,所见所闻令人眼界大开,惊喜连连。
行驶在一条条新修的乡村道路上,洁净的路面,成行的鲜花,成片的绿树,令人神清气爽。不远处,时有高速列车疾驰而过,不闻刺耳轰鸣,但见稍纵即逝的“神速”,令人不免心生浮想。
二养德村,位于京沪高铁滕州站东部,是离高铁最近的村之一。以前,村里路不好,村民们只有“望铁兴叹”。“从前上高铁得绕道,现在好了,新修了道路,再坐高铁就可以直达了!”望着宽阔的路面,村党支部书记刘鹏脸上掩饰不住的喜悦。
和二养德村一样,东沙河镇许多村的村民都感受到了道路建设带来的实惠。副镇长王学焱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去年以来,全镇共硬化、维修道路111公里,其中农村公路网化工程总投资916.3万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总里程22873米,全面完成了农村公路网化工程建设任务,新建、改建公路总里程创东沙河镇历年之最,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百姓多年的行路难问题。
为了验证他的“说法”,记者一行驱车绕东沙河镇转了大半圈,所经之处果然是“条条大路通高铁”。因时间所限,两个多小时下来,我们的“走马观花”仅看了一少半的路程。“要全部看完,得多半天的时间。”王学焱对记者说。
这趟“走马观花”确也“名副其实”——沿途绿树红花相伴,大叶女贞、侧柏等花木一字排开,随着宽阔的道路向远处延伸。车子行驶到向阳山村,记者被路两旁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吸引。同行的镇机关干部张金彤说:“这是核桃林,你看,都已经开花了!”
分管农业的副镇长魏明介绍,核桃林是东沙河镇绿色长廊建设的一部分。围绕城区东部的绿色长廊建设、京台高速公路林带补植以及农村路网绿化等重点,他们抬高标杆,加大投入,目前已完成中心城区东南部生态长廊建设任务,栽植优质绿色核桃林2160亩、9.8万棵,共绿化农村路网73.6公里,创森任务全面完成。
离开核桃林,我们又沿陈岗村路、史村中心街、步云庄村中心街、前荆沟村中心街等路段穿行,沿途所见均是笔直的道路、满目的葱茏和崭新的村容村貌。村内的大街上,不见了往日积存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三堆两垛,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走一路,看一路,记者不由发出感叹:东沙河,一个半山区镇,由于高铁的停留,激发了发展的“加速度”,一个崭新的高铁新城蓝图正徐徐展开……
“公路网化建设是关系群众利益福祉的惠民实事,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眼下,我们正进一步充实强化镇村两级公路养护员队伍,建立长效的道路养护督导机制,真正让农村公路成为放心路、民生路、幸福路,在高铁新区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采访结束时,东沙河镇党委书记周茂林这样说。
新闻推荐
...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