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内空荡荡特约记者 于滨/文 任芳/图
今年5月,为了改善农民工务工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市政府投资30余万元,在龙泉南路转盘北侧路西建设了一处新市场。近日,不少市民拨打本报热线,新市场虽已投入使用,但务工人员仍旧占道追车揽活,安全隐患颇多。为什么务工人员会放着设施完善的市场不用,冒着危险在马路上揽活?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象:路边占道等活,市场备受冷落
7月26日早6点,记者来到龙泉南路,很多已被雇佣的务工人员骑着电动车行驶在快车道上,说笑着前往工地。龙泉路劳动零工市场附近路段聚集着数百名务工人员,他们的车子将路西侧数十米自行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堵得严严实实,很多务工人员几个人或十几个人站在机动车道上大声聊天,完全无视正在鸣笛经过此处的车辆。遇到有招工意向的人,他们就会蜂拥而上,扶着车向招工者推销自己,毫不在意此举会有多么危险。
记者走进了劳动零工市场,发现市场设施完备,却空无一人,遮阳棚厦下只停放着几辆电动车和摩托车,与龙泉路上的火爆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市场内经营商铺的任女士见怪不怪地说:“找活的工人都是在路上,根本不会进市场。有时候城管来了,他们还会和城管打‘游击战\’,有人还会对城管骂骂咧咧的。”
探因:“工作靠抢”的观念未改变
“每天清早坐班车上班,到这一段路就会耽误时间。”市民彭女士说,她在乡镇上班,每天都要经过这里,由于务工人员占道揽活,导致附近交通十分混乱,班车司机为躲避他们只得减速慢行。
那么这些务工人员为什么会占道揽活?家住东沙河镇步云庄村的老凌说:“现在活儿不好找,我早上5点就来了,要是7点之前找不着活儿,可能这一天就挣不着钱了。光在路边站着还不行,还得会抢,就是看到有人要雇工,得马上跑过去。要是大家都在市场里,我也会进市场。大家要是都围在路边,我却在市场里干等,那肯定找不到工作。”
“你想想,我们这些人基本上都差不多,没几个掌握技术,都是干体力活的,人家用谁不是用?看到有人来招工,你立马就得跑上去,别说进市场了,你晚一步都不行!”来自王开居的老李激动地说。
开着车前来招工的党先生边联系工人边告诉记者:“我常常来招工,零工都在马路上,市场里没有工人,再说现在路堵得这么严实,我的车子也开不进去,明知这样不安全,但我们也没办法。”
部门:务工人员众多,管理难度较大
对此,龙泉城管分局的执法人员说,2009年8月,为了满足社会用工需要,市政府在万春环岛南面设置了劳动零工市场。随着市场影响力扩大,辐射范围覆盖全市。务工人员最多时可达4000多人,市场位于S345(枣济路)、龙泉路和腾飞路交会处,该路段相对狭窄,上千务工人员求职心切,会在马路上无序聚集,追车揽活,因而导致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影响了交通秩序和城市形象。
为改善农民工务工环境,提升城市形象,2012年底,市政府斥资30余万元在龙泉南路转盘北侧路西新建了一处劳动零工市场,并于2013年5月投入使用,基础设施比原有市场更加完善。市场建成后,龙泉城管分局行使代管权,城管队员每天7点来到此处进行管理,但20名城管执法人员面对数千人的务工队伍,管理难度相对较大。此外,由于个别务工人员素质较低,时常在城管执法人员疏导管理时,趁乱辱骂、殴打执法人员。在管理力度上,由于对该处劳动零工市场的管理并不是城管职责,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支持,城管队员做不到“理直气壮”,只能采取劝说方式,没有强制力,因此务工人员并不理会城管执法人员。
新闻推荐
...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