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赛现场,王中先生坐在座椅一侧的扶手上宣讲。记者 李卉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老百姓的梦……我的中国梦就是鲁班梦、土豆梦、家乡梦。”昨天,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新华杯”全市“我与中国梦”优秀百姓宣讲员宣讲比赛决赛现场,今年已经72岁高龄的知名学者王中老先生精神矍铄地坐在讲台前,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饱含深情地抒发自己对家乡这方土地的挚爱,用质朴平实、富有哲理的语言诠释自己的“中国梦”。
由于腰椎不好,为不影响比赛效果,在比赛中,王中老先生只能用手支撑着讲台,坐在座椅一侧的扶手上,虽然很不舒服、很累,却丝毫没有影响王中先生精彩的宣讲效果。一时间,掌声响彻在会场,感动留在每个人的心间。除了感动,更多的是人们对这位老人“流汗种土豆,留根做文化”的钦佩和敬重。
王中先生原籍界河镇。这是一位对历史、对文化、对家乡有着特殊情感的老人。从60岁退休至今的12年来,王中先生的足迹遍布了滕州的田野村庄,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珍藏的“历史纪念”和“红色记忆”——北沙河惨案纪念馆、中共滕县县委旧址纪念馆、滕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也留下了“土豆不土”的农业文化品牌——土豆文化馆、马铃薯文化主题公园;更留下了有关鲁班这位工匠祖师历史文化传承——鲁班草堂、鲁班功德堂、鲁班纪念馆、鲁班文化主题公园。因为这份执着,王中先生“感动了滕州,感动了家乡”,而他却说:“与其说我感动了滕州,不如说滕州人民感动了我。”
这次“新华杯”全市“我与中国梦”优秀百姓宣讲员宣讲比赛,王中先生是年龄最大的选手。说到“梦”,老人引用清朝诗人龚自珍的话:无双毕竟是家山。翻译成白话就是:谁不夸俺家乡好,谁不盼望家乡好。因此,王中先生认为,只有不宜居的城市,没有不宜居的故乡。
于是,在讲坛上王中先生很自豪地说,他梦寐以求的梦是:鲁班之前无鲁班,鲁班之后尽“鲁班”;他的中国梦就是——“鲁班”梦、土豆梦、家乡梦。
王中先生很有哲理地告诉记者,说他想清楚了,梦非梦,梦非景。老话说,做梦,做梦,梦跟文化一样,在做不在说,梦了是要做的;做了不是图热闹的,是要用的;用了不是图名图利的,是要给子孙后代留条根的。
新闻推荐
...
商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商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