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商河新闻 > 正文

“当代愚公”义务修路二十年 ——记第二届全市道德模范暨最美滕州人、南沙河镇古石二村老党员李延廷

来源:滕州日报 2014-04-09 13:09   https://www.yybnet.net/

4月6日早晨5点,天空才刚泛白,南沙河镇古石二村还沉浸在梦乡。76岁的李延廷简单地洗了把脸,便扛着铁锨、扫帚出门了。这条2里多的山路,李延廷每天都要打扫一遍,“乡亲们进出的路好走了,我看着就高兴”。

25年前,退休在家的李延廷开始义务为村里修路,二十多年,李延廷不记得自己用坏了多少把锄头和铁锨。青丝变白发,他用满腔热情为乡亲们铺筑了一条条平坦路。

记者 甘甜 文/图

热心肠的倔老头

古石二村位于南沙河镇东南部,属于半山区。村里没有什么经济作物,也没有什么企业,在南沙河镇属于比较贫穷的村庄,祖祖辈辈,人们守着村里的泥土路,过着晴天满脸土、雨天满腿泥的日子。

李延廷是村里的老党员,年轻时在村里干过村干部。“老李年轻时就是个热心人,村里无论红白喜事,还是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老李一准赶到现场。他办事,乡亲们都信服。”李延廷的邻居狄茂巨说。回忆修路的初衷,李延廷不禁感慨万千。“那年夏天,雨很大,去山上采石头的大车把村里的路轧得到处是坑,我经常看见乡亲们出门时摔倒,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出门非常不方便。”热心的李延廷看到这个情况,就拿起铁锨进行填补。渐渐地,李延廷心里坚定了一个信念:要为村民们修一条好走的路。

可是,李延廷的这个想法,村民们一开始并不以为然。“修路哪是这么容易的事情,村里又没钱,根本不可能实现。”面对村民们的质疑,李延廷的倔劲上来了,他叫上几个关系较好的老人,开始对村中间的泥路开工。他们用自家的推车从山上挖石头运到村里,再用锄头和铁锨一点点将路填平。一米、两米、三米……看到往日的坑一点点变得平整,村民们开始意识到修路的好处,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修路的队伍中来。

只顾修路不顾家

在李延廷的带头和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几条小路都修平整了。上世纪80年代末,村子外面的世界在急速发展,可乡亲们还是出不去,外面的东西也进不来。“村民们在山上种了些核桃,可以提高村里的收入,可是没有通车的路,给果树上个化肥都要人扛在肩膀上运过去,核桃熟了,还要靠人扛下来,太不方便了,效率也很低。”李延廷想,人家都说要致富先修路,所以必须要修一条通往村外的硬化路。但是,巨额的修路费用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个大难题。过去村里没有收入,每家经济也不宽裕。于是,他找到村里的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还联系到在外工作的老乡,磨破了嘴皮,才凑了5万余元。从那天开始,他修起了这条沿续他一生梦想和骄傲的山路,在他的修护下这条2公里的道路从原来的1米多宽,到后来2米多、3米多、4米多,路越修越宽,大家走得也越来越方便。

就在李延廷带领大家热火朝天进行修路的时候,李延廷的老伴却患病在床。“修路是我发起的,我必须带头干。”李延廷照样每天抢在最前面去修路,干的还是最难、最累的活,却没有时间照顾老伴。没多久,李延廷的老伴便离开了人世,他虽然没说什么,但旁人都能看出他对老伴的歉意,每当别人提起老伴,他的眼睛总会泛红。

“别人家的老人都是在家带带孩子,料理料理家务,可俺爹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修路上。”说起李延廷,他的二儿子李本元有点埋怨又有点心疼。他告诉记者,记得一年夏天,雨水特别多,一段路修好被冲毁,冲毁又重新修,李延廷的脚磨出了血,手上也满是血泡。儿子劝他歇歇,可他从来不听。“俺爹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我们哥俩给他的零花钱,他全用在修路上。”看到老人对修路如此痴迷,孩子们也没有办法,有时候两个儿子也会拿起扫帚,和老人们一起打扫。“他对道路有着很深的感情,每天清扫完路面,他总会看着干净的路面欣慰地笑。我们知道,这路就是他一生最大的心血。”李本元说。

活一天就干一天

在李延廷的呼吁和奔波下村内先后修好了主街、环村路和上山小路。路,修好了,他却没闲着,又义务当起了村里的“养路工”。每天,李延廷都会将道路全部清扫一遍,发现有损毁的地方,就马上修补。村民们都说,这路就像是老李的孩子,老李照顾得特别仔细。在扫路的时候,看到谁家地里的杂草长出来了,李延廷就主动去帮别人拔草。为了方便村民,他义务为村里架起了路灯,并负责维护。

以前,古石村的庙会在远近几个乡都很出名,可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停止了,这成为古石村人所有村民的遗憾。为此,李延廷又开始了奔波,跑到各大农贸市场发广告、上电视台做广告,还请来戏班子唱了3天大戏,终于办起了古石庙会。庙会搞得红红火火,邻近乡镇的人也到这里来赶会,现在已经由原来的一年一次,发展到一年两次。每到庙会,村里敲锣打鼓,处处张灯结彩,大人小孩、男女老少,熙熙攘攘,笑逐颜开。看到人们舒心的笑容,李延廷会心地笑了。

为了村民能够住上同城里人一样的楼房,他挨家挨户动员拆迁,确保古石社区建设的顺利开展……现在,看着古石社区马上要上房了,村民们都在憧憬着住进楼房里的美好生活,闲不住的老人又学起了修剪花木的技术,他知道新建的社区一定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他打算以后不光要修路还要修树、养花、种草,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整个采访过程中,李延廷的话并不多,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修路不图别的,就为乡亲们可以有个好路走。”闲下来的时候,李延廷就会到村口的功德碑旁转转,他说,这些捐款的人,都是村里的功臣,他们为村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子孙后代都能记住他们。而说到他自己,他却只是淡淡地表示“我是党员,这些事,我该做。”

寒来暑往,秋去冬来。李延廷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每天,过往的人都会看到李延廷弯腰扫地的身影,人们总会被他触动,投之尊敬的目光。朴实的李延廷还是那句话:“只要还能干得动,我就不会停下来。”

新闻推荐

东沙河镇加强食品安全普法宣传

...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当代愚公”义务修路二十年 ——记第二届全市道德模范暨最美滕州人、南沙河镇古石二村老党员李延廷)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