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停污染企业62家、118家重点水污染企业实现废水达标排放……一项项加强水环境治理举措的实施,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实惠:空气清新,河水清澈,天空变蓝,呈现出了人水和谐的自然美景。
我市是老工业基地,煤炭、造纸、淀粉等企业较多,污染危害较大。面对这一现状,我市不惜财政受损失、政府背包袱,舍小家顾大局,大力关停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确保出境水质达到南水北调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要求。
实施“碧水工程”
生态治河现清流
近日,城区第三污水处理厂完成设备安装,开始进水调试。正常运行后,每年可减排COD达4800吨,氨氮520吨,将处理城区北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服务城区30万人,覆盖服务面积36平方公里,有效改善北沙河王晁桥断面水质。
我市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必经之路,为确保辖区4条主要河流出境入湖水质稳定达标,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碧水工程”,采取关、改、治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关停污染企业62家;投资2亿元对全市118家重点水污染企业实施了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先后投资8.5亿元建成了7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7万吨。
环保“电子眼”
全天候监控污染源
我市属淮河流域,京杭大运河水系,境内有新薛河、城漷河、北沙河、界河4条较大骨干河流穿境而过,汇入南四湖。在新薛河流域上游小沂河的两岸,全国七大煤化工基地之一的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的环境安全直接关系到南水北调的水质。
为切实把最危险的地方打造成最安全放心的区域,去年以来,我市投入300万元建成了应急预警监控中心,不仅对企业治污情况实时监控,还对突发环境事故进行应急指挥处理,实现了环保工作由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跨越。同时,累计投资2200万元建成了覆盖全域的环境监控网络, (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30家废水排放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10余家重点企业安装了远程高清视频监控设备和超标留样仪,小渭河桥和鲁化安装了特征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在洛房桥、泉上桥、群乐桥、王晁桥、白龙湾、小渭河桥断面建设了6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并分别与省、市环境监控中心联网,实时监控重点排污企业及河流断面,确保了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取缔“土小”企业
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3月24日,市环保局根据群众举报,对官桥镇辖区的3家死灰复燃的“土小”企业进行了集中清理取缔。本次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0余人,执法车辆5辆,严格按照取缔标准,对“土小”企业进行彻底清除,保障了群众饮用水源水质安全。
环境执法是环境保护的一把“利剑”。去年以来,市环保局把水源地保护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密切关注水源地环境质量,认真抓好水源保护区内的地下水、地表水、重点企业的环境监测,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准确预测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状况及发展趋势,确保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在对水源地进行环境质量监测的基础上,委托资质单位重新划分了水源保护区,使水源保护区设置更加合理。同时,依法累计取缔小淀粉、小塑料等“土小”企业600余家次,拆除生产设施,消除了污染隐患,并加大巡查力度,对死灰复燃的“土小”企业,坚决做到发现一家、取缔一家。
新闻推荐
...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