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田璐
一个个绿荫停车场的投入使用,改善了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缓解了道路拥堵的状况。
一条条人行道的改造提升,满足了群众步行需要,增加了出行舒适度。
一个个老旧小区的整治,改善了居住环境,居民脸上绽放出了满意的笑容。
城乡建设的一系列变化,是市委、市政府科学施政的结果,也是城乡建设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真实写照。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牢牢把握规划先行、精品城市、民生城建、城乡统筹、生态优先、精细管理、产城互动的理念,强力推进各项城建工程,群众满意度逐步提升。
发挥高铁优势
赢得发展先机
高铁是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国家在新一轮铁路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采取TOD的方式,就是以交通枢纽带动城镇化的方略。我市借助这一机遇,启动高铁新区建设,抢占未来城镇化发展先机。
高铁新区是我市城市“东跨”战略的“主战场”,是城市扩容的“起爆点”,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头号工程”。5月9日,高铁新区实施了东沙河镇张洼村第一处房屋拆除,落下了搬迁工作“第一锤”,标志着高铁新区搬迁工作进入实质性拆除阶段。目前,已基本完成该村房屋搬迁工作。
张洼村的搬迁,为高铁新区起步区建设奠定了基础。我市今年成立了高铁新区党工委,建立“区镇合一”的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了体制机制。聘请一流的国际策划规划团队,编制完善高铁新区规划体系,从功能定位、体制机制、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用地策划等方面对新区进行全面规划。积极寻求对外合作和探索招商引资新模式,引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实施高铁新区起步区土地一级整理及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各项工作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实施民生城建
打造幸福家园
老百姓是城市的主人,一系列民生城建项目的实施就是为了让群众生活更美好、心情更舒畅。
“人行道改造我们盼了很多年了,原来的花砖早踩碎了,人行道修好了,对店里的生意也有好处。”7月22日,说起新兴中路人行道升级改造,飞翔体育店店员周蓉蓉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这段时间,安乐北区居民陈鹏特别开心,居住的小区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整治,面貌焕然一新,路面变平整了、排水设施更通畅了,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原来我们居住的小区脏乱差,现在真是大变样,每天在小区里逛逛心情格外舒畅。”陈鹏高兴地说。
(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
人行道改造和老旧小区整治工程的实施只是我市抓好民生城建项目,造福百姓的一个缩影。我市除抓好人行道改造提升和老旧小区整治工程外,围绕解决群众出行难、停车难等问题,大力推进城市畅通工程,开工建设善文西街、善文街八巷等6条背街小巷,启动建设林荫停车场,目前北辛中学停车场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滕东中学停车场即将完工,新增停车位120余个。启动10个老旧小区整治工程,惠及居民4539户,“污水流、路不平、环境差”等突出问题将全部解决。同时,新实施了北大洋楼、落凤山大道等10个棚户区项目,目前已陆续进入启动实施阶段。
实施“下地工程”
完善城市功能
“下地工程”是一个城市的良心工程,是完善城市功能的“点睛之笔”。
南线高温热水工程是我市今年实施的“下地工程”之一,该工程完工后,将全面替代城区燃煤锅炉,进一步改善城区环境质量,城市南部居民也将用上暖气。
8月18日,记者在塔寺路看到,在吊车的协助下,施工人员正在铺设主管道。“该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已完成龙泉路、善国路、永昌路、青啤大道管道安装13公里。”市热力有限公司经理孔令武如是说。
为着力抓好看不见的“下地工程”,我市今年围绕打造民生城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供热、防汛、排污等“下地工程”早谋划、早行动。上半年,共新建、改建天然气管道22.4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5300余户。实施了实验高中西侧、学院路、永昌中路及背街小巷等防汛工程项目,新增雨水管网5公里。同时,城区第三污水处理厂、级索镇污水处理厂等2处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万吨/日。完成和平路、程庄街及城区第三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一、二期工程,新增污水管网6.6公里,年底将实现城区污水全收集。
新闻推荐
昨日,一辆面包车在解放路高架桥上突然自燃,危急时刻——“最美的哥”胡防修火中救人显真情
...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