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普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60多年里它不仅见证了国家巨变,本身也是历经沉浮。政府工作报告,故事可真不少。
周恩来总理的纪录
1954年9月,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向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作了新中国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1959年,周恩来总理最后一次在中南海怀仁堂作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全国人大会议召开地点变成了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周恩来总理曾先后在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代会期间,代表中央政府向大会作过6次政府工作报告,历时21年。周恩来总理也是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间跨度最长的总理。 1975年,周恩来总理抱病向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这既是 “文革”动乱中的唯一一份,也是周总理本人作的最后一次。这份由邓小平主持起草的报告全文只有5000多字,却讲明了“四个现代化”的中心意思。这个报告也是历史上最短的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不全由总理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国家运行机制还很不成熟和规范。有些年份,是由总理和政府其他官员分别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作工作报告;有些年份,向人大报告政府工作的并不是总理,而是其他官员,所报告的也只是政府的一部分工作情况。
例如,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李富春代表政府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这个报告共有5.6万字,是历史上篇幅最长的),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李先念代表政府作了《关于一九五四年国家决算和一九五五年国家预算的报告》。周恩来总理没有作任何报告,只是就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进行了发言。此后,类似的情况还出现过几次。
从1981年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始,总理代表政府作工作报告的做法就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朱镕基总理首次读报告给你听
从2000年开始,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通过公开宣读的方式向民众公布。第一个进行这样实践的总理是朱镕基。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第一次被译成英文。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政府工作报告还被译成了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德语、日语等多种语言。
在1998年以前,由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的时间不固定,所以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时间也不固定。从1998年至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固定在每年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当天来作。 杨媛媛
新闻推荐
地点:即墨灵山镇卫东村■新闻回放去年7月14日上午7时许,一场大暴雨使即墨灵山镇后山后村的蒙沙河水位暴涨。19岁男青年小赵驾驶摩托车途经河水暴涨的漫水桥时,不慎被洪水冲走。当天下午2时许,20多名...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