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商品不仅危害消费者权益,而且扰乱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不容松懈。在第33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东平县开展了打击假冒伪劣专项行动,以进一步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强化对涉农重点商品监管
在东平县沙河站镇驻地的一处农资超市,笔者看到该县工商部门的执法人员正在对超市销售的农资产品进行抽检。
“一些不法商户往往心存侥幸,专门在偏远乡镇制假售假。为此,我们加大了对偏远乡镇的执法力度。”一位执法人员说。
农村市场在整个消费市场中占了很大比重,而农资市场又是重中之重。为保障农村消费者权益,该县工商部门紧紧围绕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和小家电、日用化工、五金电器等消费品,对农村市场的商店(场)、商品批发市场、乡镇(村)集市、农资经营者以及侵权假冒案件高发地,开展了集中执法检查。
截至目前,该县工商部门已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50人次,检查各类涉农产品经营户360户次。
加大对侵权假冒行为整治
谈及侵权假冒行为,消费者和生产厂商无不深恶痛绝。来自州城街道的水产养殖户孙庆民就曾深受其害。“明明买的是大厂家的饲料,没想到还是出了问题。”孙庆民说,去年的假饲料让他亏损好几万元。
为打击各种侵权假冒行为,该县工商部门作了专门部署。对假冒仿冒他人产品商标、名称、包装、装潢,假冒伪造他人厂名、厂址,以及利用广告或其他手段对产品质量、价格、服务、功效、适用范围等作误导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假冒驰、著名商标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同时,该县工商局还对侵权假冒商品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严防假冒伪劣商品再次流入市场。
该县工商部门充分利用市场监管网格化巡查机制,积极引导市场经营者建立健全进货查验、进销货台账和索证索票、不合格商品退市、商品质量承诺等自律制度,防止来路不明的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和消费者手中。
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已检查集贸市场15个、商场27个,查处侵权假冒商品5宗,收缴假冒伪劣商品182件。
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
3月15日上午,在东平县影剧院门前广场,由该县工商局、质监局、物价局等13个部门联合举办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正在举行。
“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宣传,用好消费者维权平台,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是进一步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重要手段。”东平县工商局负责人说。
目前,该县工商部门在全县建立了以“12315”申诉举报中心为基础,以“一会两站”(一会即消费者协会,两站即消费者投诉站、12315联络站)为主体的消费者权益保障体系。对于消费者的各种咨询、申诉和举报,工商部门均及时进行处理,并将维权责任落实到一线执法人员,确保了消费者在第一时间维权。
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共受理消费者申诉15起,办结消费者投诉15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600元,切实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通讯员 苏本善 李淑君
新闻推荐
技术人员现场指导 放心农资下乡进村 农机器具满足供应 东平县下好春耕备耕“先手棋”
本报3月23日讯(特约记者 李娜)近日,在东平县接山、彭集、沙河站等乡镇,农民群众有的在给小麦施肥,有的在农田里忙着浇水,有的在给土豆进行地膜覆盖……到处一派春耕备耕的火热景象。 ...
商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