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正在详细了解魏敏家现在的生活状况记者 刘智/文
渠青/图
枝嫩风声摇翡翠,花妍曙色绽氤氲。3月26日,在这春意盎然、繁花似锦的季节,由滕州日报社、滕州德意君瑞置业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以“‘3·5’——榜样力量、好人好报”为主题的“媒瑰之约·春雨行动”再次启程。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传伟、滕州日报社总编辑李卫东、德意君瑞置业有限公司部分员工和本报义工先后走访看望了曾荣获“善国爱星”、“最美滕州人”称号的姜远晶、李延廷、张桂梅和魏敏夫妇,为他们送去来自社会的温暖与祝福。
“‘3·5’榜样力量、好人好报”爱心义工行动是由本报和滕州德意君瑞置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自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参与和广泛好评。通过对这些曾经获得诸多荣誉的道德模范的走访和看望,重温他们感动人们的事迹,弘扬“最美”精神,号召全社会传承榜样力量,将这份温暖和爱心继续传递下去。
当日上午8时许,本报义工和爱心人士准备好米、油等物品,整装待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行人先来到了位于东沙河镇颜吉山村的姜远晶家,这位朴实的农村女人,数十年如一日照顾婆婆、丈夫的故事还历历在目,如今的她显得更加成熟。她说,去年秋天,丈夫还是没有抵抗过病魔而去世,这让她现在想起来还十分遗憾。义工们见状,纷纷安慰:“逝者已矣,你要更加坚强,面对现在的幸福生活。”令人欣喜的是,姜远晶的儿子已经结婚,而且有了孙子,儿孙绕膝的幸福让这个善良的女人对未来充满期盼。“谢谢大家的关爱,我一定会坚定信心,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姜远晶说。
随后,义工们又来到位于龙泉街道双庙居的一家菜煎饼店中,魏敏和丈夫刘士鑫早已等候多时。“什么时候开的店?”“去年。”“现在身体怎么样?”“好多了,现在要是老婆扶着能站起来走走。”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刘士鑫的语气显得十分坦然,而魏敏则靠在轮椅旁微笑不语。“谢谢你们还没有忘了我们,其实我只是做了一名妻子应该做的事情而已。”送别时,魏敏这样表达自己的心情。
在南沙河镇古石社区李延廷的家中,“最美滕州人”的奖杯和荣誉证书就摆在了家中的桌子中央。这位被尊称为“山路愚公”的老者今年已是78岁高龄,义务自费维护2里长的通山小路10余年,直至去年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五夜里,我突发脑梗,幸亏儿子及时赶到才捡回一条命,现在左半边肢体偏瘫,不能看路了。”李延廷的口气中满是遗憾。听闻此,义工们纷纷送上祝福:“祝老爷子早日康复!”“要多注意身体,多休息。”
最后,义工一行来到南沙河镇河汇村张桂梅夫妇家,张桂梅早已在外等候,而丈夫刘信在外打工不能回来。接过鲜花,这位用孝心和爱心诠释美德的女人显得有些腼腆,连忙招呼众人进屋。“俺们这个闺女对这个家是真好,虽然不是亲生女儿,但胜似亲生女儿。”张桂梅的公公激动地说,老人眼里的泪水在不住打转。
通过感受“最美”,德意君瑞置业有限公司前期部经理徐翔颇为感慨地说:“每一位道德模范涌现出的孝心、美德、义举都是一种正能量,值得全社会来学习,作为企业,能够为传递正能量贡献一份力量,我们深感荣幸。”徐翔说,他们会继续关注这个群体,将这份爱心一直传递下去。
活动结束时,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传伟说,滕州日报“媒瑰之约”爱心义工举办的这次活动十分有意义,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将活动做下去,并且做好。“通过这种活动,能够向全社会传递向善、向好、向上的力量,营造浓厚的兴善行善氛围。”王传伟说,同时,这也是践行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通过走近“最美”、感受“最美”、传递“最美”,让大家切身感受到社会的和谐、友善和美好。
新闻推荐
...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