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申老人正在用心地做面塑特约记者 张鑫 文/图
舍生取义的董存瑞、视死如归的刘胡兰、机智勇敢的王二小……在南沙河镇崔庄村,民间艺人刘忠申别出心裁,创作出数十个抗战英雄造型的面塑作品,丰满的面塑生动还原了烽火年代的英雄故事。
今年63岁的刘忠申是一位面塑爱好者,14岁时便跟着师傅学艺,一捏就是50年。在刘忠申的家中,美猴王、花木兰、穆桂英……一个个活灵活现的面塑令人爱不释手。
不过,作品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抗战英雄们的英姿。“我的父母都经历过抗日战争,我从小耳濡目染,非常钦佩我们的抗战英雄。”刘忠申说,“我听着抗战故事长大,非常了解这段历史,担心后辈们有一天会记不清这段艰苦抗战的岁月,所以创作了这组纪念抗战英雄的面塑作品,希望能把这些英雄们的样子和精神永远留在大家心中。”
说起抗战英雄面塑的创作历程,刘忠申打开了话匣子。刘忠申说,面塑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虽然每个作品都不大,但却包含着千罗万象。就拿刘胡兰这个作品来说,讲究7种面相、8种表情,只有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揣摩人物的眉眼、神情,才能准确地塑造出人物形象。不仅如此,面塑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光原材料就有五六种,除了优质的糯米粉,还要加上甘油、石蜡、蜂蜜和防腐剂,才能保证捏好的面人不褪色、不开裂、不霉变,人物的每一个细节更要精雕细琢。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最终的抗战胜利。面塑作为一种贴近生活的民间艺术,通过传统工艺与抗战题材相结合,可以更好的教育下一代缅怀先烈、珍爱和平,抒发我心中的爱国情。”采访结束时,刘忠申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传承这门传统艺术,让大家品味其中独特的民俗魅力。
新闻推荐
...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