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张治林
本报记者张思凯
如何将扶贫的“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近日,国网济南市供电公司紧盯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用动力电架起农民致富“金桥”,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发力,趟出了一条具有济南特色的扶贫路子。
5月27日,济南气温高达30摄氏度。中午,济南供电公司78名共产党员在该公司有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分头前往辖区16个自然村开展***工作。
“家中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用电方面有没有困难……”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深入了解扶贫对象的家庭情况,记录贫困户需求,为下一步因户施策、***打基础。
今年是国家***开局之年,济南供电公司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结合当地实际部署开展“双联双促”***活动,即通过“单位联村”,深入联系帮扶村庄,调研村党支部筹建情况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帮助联系村抓好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路子,为贫困村办实事、解难题;通过“干部联户”,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层层研究解决方案,定向帮扶。
商河县韩庙镇东燕村是济南市的重点贫困村之一,该村地处沙碱平原,资源匮乏,大部分村民靠耕地生活。***活动开展以来,济南供电公司结合该村实际,安排专人与该村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建立了帮扶档案,明确了帮扶内容和措施,使包村干部知道如何帮,困难群众知道怎么干,各项帮扶工作取得了有效进展。据悉,济南供电公司先后为该村投资18万元修建道路和沟渠3600余米,新增50千伏农灌台区两个,新建灌溉专线2.5千米,安装路灯32基。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济南供电公司了解到大多数大棚基地用电不方便的情况后,积极安排公司山泉志愿服务队深入贫困村,全面掌握各大棚基地和集中区域的用电需求,在农网改造升级、低电压治理等工程计划中有针对性地增加“大棚专线”项目,并特意拨发专项材料免费为贫困村的大棚基地架设专线。
5月26日下午,该公司为市级扶贫工程——东辛村蔬菜大棚基地架设的专用线路顺利完工,共竖立线杆9基、拉设线路450米、安装接电箱16个,确保了该基地用电安全稳定。目前,该公司累计架设大棚专线26条,减免各项用电费用50余万元,造福300余户贫困家庭,加速了产业脱贫、产业致富的步伐。
随着“双联双促”***活动的深入开展,济南供电公司结对帮扶的贫困村、困难户逐步找到了自己的致富路,树立了生活的信心。截至目前,该公司先后对所辖1400余名困难群众进行了逐一走访,共征集群众意见建议23项,妥善解决群众诉求35件。
与此同时,济南供电公司还专门为农业致富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客户经理“一对一”沟通,提供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并推广带电作业,实施带电接火和带电消缺,最大限度地减少停电时间,保障项目正常用电,为项目的发展和贫困村脱贫致富提供电力保障。
新闻推荐
流沙河先生生于 1931年,1957年1月参与创办诗刊《星星》,并发表散文诗 《草木篇》,由此为诗界、文学界瞩目,饮誉海内外。迄今为止,他已出版的小说、诗歌、诗论、散文、研究专著达22种。有人称,他是著名...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