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队深入蔬菜大棚,和种植户交流。
果农们正在对核桃进行脱皮。本报记者陈伟通讯员贾国斌张恒悦刘芹
14日、15日、16日,齐鲁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知行服务队,来到商河县张坊乡展开为期3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在实践期间,张坊乡倾囊而授,让学生们彻底了解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8名大学生也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
用武之地
帮扶乡村学校
建设智慧大棚
到达张坊乡后,经过简单的座谈交流,知行服务队直接下乡。
14日下午,大学生们来到乡丰盛集村看望农村老党员,最大的党员年龄已近八旬,但身体挺壮实。双方就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展开互动交流,借鉴学习方法,探讨学习形式。紧接着,服务队来到张坊容德学校,与该校师生举行了农村基层教育帮扶对接仪式,建立网上帮扶平台。大学生精心指导小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既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电脑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15日早9时许,服务队到张坊乡树家村蔬菜大棚实地考察,与村种植户面对面交流,讨论了智慧农业大棚合作对接细节,为改良大棚管理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种植户表示,他们以往只是把眼光盯到每年的蔬菜行情上,行情好就能赚点钱,行情不好就勉强维持,根本没想过建设智慧农业大棚。
“如今一交流,切实体会到建设智慧大棚的实惠。我们种植户如果单纯把眼光放在市场上,不提高大棚本身的产量和质量,效益维持不了长久。”
15日下午3时许,服务队又参观老董家村核桃园种植基地,对核桃种植、管理、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充分商讨,并承诺提供帮扶措施。
了解张坊
对乡村刮目相看
对民生更加关注
知行服务队的大学生们通过对张坊乡的了解,不但对张坊乡刮目相看,而且更深刻地认识到“民生大于天”这句话。
大学生们了解到,张坊乡以最大的热情和精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引进华信自动化、鹤鸣湖生态农庄、盛亚福源等企业9家;坚持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双轮驱动”,充分利用商河县的优惠政策,发挥乡域经济特色优势,培植天德面粉、金龙清真食品、鲁伊清真食品等规模民营企业7家,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双增长。经济增长的同时,张坊不忘给老百姓实惠。全乡42个村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实现“村村通”全覆盖,重点围绕“两抢一盗”、“牛羊啃青”等治安热点问题,建立起“打防管控”和人技结合的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乡里重点加强少数民族村引导帮扶工作,维护全乡的和谐稳定,投资700多万元,完善民族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畜牧养殖小区,建立了白集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四德工程”“五星级文明户”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乡新农保、新农合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村村通自来水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42个村全覆盖。
近几年来先后投资3600多万元,重点实施“两园四校”教育提升工程,全乡4所中小学、2所幼儿园均完成了标准化建设,并投入使用,整体教育教学环境显著改善。着力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先后投资650万元,完成乡政府驻地主干道路、排水设施、休闲健身广场和景观绿化等项目建设。全力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2300多万元,完成了42个村的大街硬化、31个村的排水设施配套、28个村的休闲健身广场建设。
2013年以来,投资1200多万元,对全乡“三横两纵”5条主干道路进行提升改造,新修公路及生产路31.8公里,全乡公路网化格局基本形成。全乡实现造林面积1.2万亩,成功创建省、市、县三级生态文明示范村36个。
因地制宜
核桃成为“摇钱树”
学生约定践行承诺
“三下乡”的大学生们还了解到,2008—2012年,张坊乡34个村的核桃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在种植核桃过程中,乡政府了解到核桃种植需要“三分种,七分管”,但大部分农户并没有大面积地种植和管护核桃的经验。
为此,乡里聘请了3名技术人员长期驻乡举办培训班,下地为种植户讲解核桃树在栽植、浇水、剪枝、施肥等方面的技术要点。同时有选择地重点打造了老董、老窦、苟家3个面积近千亩的核桃种植示范园。
根据估算,进入结果期的核桃,按照平均每棵挂果15斤计算,每亩干果产量可达300斤,每斤价格15~20元,每亩可实现经济收入4500~6000元,减去人工及肥料费用,每亩可实现经济纯收入3000~5000千元。
为了形成规模效应,增强应对市场的能力,张坊乡积极协调,帮助西小王村、老董村、老窦村成立了核桃专业合作社,3家合作社覆盖了周边25个村庄,合作社拥有管理人员10人,技术人员6人(农艺师3人),会员达到了420户,合作社覆盖核桃种植面积达到了4500亩,实现了对合作社成员实行统一引进优良品种(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基地档案管理、统一农资(化肥、农药、农膜等)供应、统一产品检验检测、统一上市销售,提高了张坊核桃的市场竞争力。
2010年“张坊核桃”通过了国家地理商标认证,2011年又注册了“核家乐”商品商标,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商河“十佳农业品牌”和“十佳农产品”。
张坊乡还建成了占地400亩地薄皮核桃采摘示范园,与生态农庄合为一体,周边被海棠、樱花等花卉林木包围着,株株核桃果挂满枝头,景色颇为迷人。
如今的核桃已经在张坊找到了自己的家,也成了群众的“摇钱树”。
“我们下一步将重点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这片耕地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张坊乡乡党委书记张恒峰表示。
齐鲁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贾国斌表示,通过3天的三下乡活动,既让大学生们学到了之前书本上不曾有过的知识,也为乡村百姓做了一些学院力所能及的事。
“今后我们要努力创造机会,把和百姓的约定,对百姓的承诺,落到实处;还要进一步开展类似的下乡活动,因为不了解农村、农民,就不了解中国。”
商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