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岛蓝谷的国家深海基地,也正是蛟龙号的家。文/图半岛记者娄花
记者9月23日获悉,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暨全国百强县案例报告,即墨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居全国第9位,是长江以北唯一进入全国前10强的城市,其他9个城市均来自江浙地区。同时,还发布了《“千年商都”即墨案例研究——乘势经济新常态,力拔江北第一县》和《“文明之都”张家港案例研究——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转型再塑辉煌》两个县域发展研究案例,即墨市为江北争得县域发展头席。
前十强即墨成江北“独苗”
据了解,青岛县域四市均进入社科院发布的此次百强榜,胶州、平度、莱西分列综合竞争力第21位、第41位、第46位。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暨全国百强县案例报告,基于全国400强样本县(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GDP、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目等指标,遴选出了2016年度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竞争力指县域经济对生产要素的吸引能力,同时体现在生产要素数量的集聚和生产质量的提升两个方面。”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研究这项报告发现,竞争力十强县(市)江浙占其九。综合竞争力排名第1位的是昆山市,第2位的是江阴市,第3位的是张家港市,其余依次是常熟市、义乌市、慈溪市、诸暨市、宜兴市、即墨市和太仓市。百强县(市)前10强中,有9个是长三角地区的县(市),排名第9位的即墨市属于山东省,是进入前10强的唯一地处长江以北的县(市)。
百强县浙苏鲁占了66席
从所属省份上来说,浙苏鲁三省百强县(市)数目分居三甲,而据相关人士介绍,竞争力百强县(市)分布于20个省(市、区)。江苏、浙江和山东分别占了百强县(市)26席、20席和20席,与其他省市相比拥有绝对数量优势,其他依次是福建6席,河北4席、河南3席、湖南3席、新疆3席、内蒙古2席、广东2席、贵州2席、天津1席、辽宁1席、吉林1席、上海1席、安徽1席、江西1席、湖北1席、四川1席、陕西1席。在所考察的27个省份中,山西、黑龙江、广西、重庆、云南、青海和宁夏7个省(市、区)无缘入围百强县(市)。
竞争力百强县(市)中,东部地区超八成,中部地区进入比例最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进入400样本县(市)的县域经济体数目分别为216个、126个和58个,竞争力百强县(市)的数目分别占了81席、10席和9席,中部地区竞争力百强县(市)占中部地区样本县(市)数的比例只有7.9%,而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一比例分别为37.5%和15.5%,中部地区这一比例明显偏低。
即墨跨越式发展受关注
纵观此次县域百强出炉,即墨不仅以雄厚实力跻身全国“十强”,并且作为全国百强县发展典型案例被写入了报告中,即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经验广受关注。
近年来,即墨市紧紧围绕“争当全省县域科学发展排头兵、进军全国县域百强前列、加快建设开放型现代化城市”的总体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创新突破,坚持蓝色引领、全力建设中国蓝谷、海洋科技新城,带动即墨加快构建起了全域蓝色经济发展新格局,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跨越提升,坚持产城一体、组团发展。面向全域规划建设了省级经济开发区创智新区、即墨古城、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即墨国际商贸城、青岛国际陆港、大沽河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重点组团,成为加快城市发展、推动创新创业、实现宜业宜居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坚持民生优先、共建共享,不断强化基层基础,提升民生民意。在这些重要战略举措推动下,即墨进入了乘势经济发展新常态、由快速发展向更快速发展、加快向全国县域百强前列迈进的更高发展阶段。
全国百强县前十名
排名县(市)省份
1昆山市江苏
2江阴市江苏
3张家港市江苏
4常熟市江苏
5义乌市浙江
6慈溪市浙江
7诸暨市浙江
8宜兴市江苏
9即墨市山东
10太仓市江苏
山东省全国百强县(除即墨)
排名县(市)
14荣成市
19龙口市
21胶州市
26寿光市
35莱州市
40诸城市
41平度市
45滕州市
46莱西市
52邹城市
排名县(市)
53章丘市
56青州市
60招远市
63新泰市
69广饶县
75邹平县
80乳山市
81肥城市
89高密市
■观察“千年商都”形成五大发展优势
有“千年商都”之称的即墨为何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业内人士分析,原因在于即墨因势利导促进民营经济升级发展、适时应势通过招商引智实现跨越发展、优化环境发挥区域领先发展优势、重点突出增强支柱产业整体带动作用、创新转型着力推动产业功能提升、前瞻布局培育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勇担风险以创新精神推动体制改革、谋划高远助力勾勒大青岛城市蓝图。
记者观察发现,经过近几年来的跨越发展、创新突破,积累形成了综合实力、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创新动力、基层基础五大发展优势。
首先是综合实力优势,在近几年各地普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201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00.89亿元,增长10.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3.05亿元,增长17.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07.66亿元,增长15.2%。
而经济结构优势在于坚持蓝色、高端、新兴的产业主攻方向,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94.5%,既有汽车、造船、发电装备、纺织服装、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坚实的工业基础,又有市场商贸、现代物流、旅游会展等高端服务业态,形成了以二三产业为主体,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模式优势为在发展中坚持了既符合国家政策,又符合经济内在发展规律的产城一体发展模式和政府与社会化投资相结合的投融资模式,成了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新型城市形态和格局。
创新动力也是一大优势,科学把握投资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的国家政策导向,较好地将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创新驱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显著地改善了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为经济跨越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和内源活力。
基层基础优势为始终如一地坚持既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争当全省县域科学发展排头兵、进军全国县域百强前列、加快建设开放型现代化城市”的总体奋斗目标,创新突破,积累形成了系列独特发展优势。
新闻推荐
寻找纯正的区县发音人 长清、章丘、平阴、济阳、商河将设5个调查点
发布单位:济南市语委办□记者高明兴生活日报3月2日讯目前,备受泉城市民关注的济南话发音人录制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记者2日从济南市语委办获悉,济南市区调查试点工作完成后,按照工作计划,济南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