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沛芳 通讯员 郑森 张帆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委政府的号召,石珩村在严格《网管员管理日志》记录的同时,对安全、卫生、防汛三个方面,实施了“三网合一”的管理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自行安装的涵洞桥马上拆除
在村里的一条泄洪沟前,记者看到水流通畅,儿童在旁边愉快地玩耍。听村干部们说,前一段时间村里有部分村户。为了出行方便,私自在泄洪沟上安装了涵洞桥,根本不符合防汛要求,也给附近的住户造成了安全隐患。巡查员发现问题后,对部分村民进行了耐心地劝说教育,村民们非常配合马上对涵洞桥进行了拆除。
据了解,“三网合一”实行一天一巡查制度,由带班村干部和巡查员具体执行。发现问题马上现场办公,责令督促其相关村民整改。特殊情况上报村两委,下午五点以后由带班村干部在《网格员管理日志》上,做详细记录。
年久失修的土坯房限期加固
在芙义街,记者看到有处土坯房年久失修。原来,户主常年不在家。巡查员发现安全隐患后,首先在第一时间挂上了危险警示牌,然后再想办法及时联系户主,限期让他们自行加固。在加固完成之前,村里对这件事是三天一调度。一旦有恶劣的天气,巡查员都要去现场查看,既提醒过路的村民,也对邻居们千叮咛万嘱咐。
“这个邻居不在家,幸亏村里的巡查员天天来,我们觉着放心了不少。”邻居老大爷的话,应该是对“三网合一”工作的最好褒奖。三天一调度的工作,由村支书和村主任执行,对各责任区的带班村干部做细致询问。根据所听取的情况反映,随时做工作调整和相应督促。
随意乱丢的垃圾堆及时清理
村民师长君家门口的墙上,钉着一块“卫生标兵户”的牌子,大家都说他是由后进变先进的典型。原来,他的家是东外环最南边的一户,还在村子的一个路口上。“三网合一”的制度实施后,巡查员发现他家门口经常有垃圾,于是对他进行了及时地督促。后来,他变成了村里的卫生标兵户。
“卫生方面,必须做到六净七无,凡是不符合的都需要整改。我们村的七天一考评制度对此有严格的规定。”村支部书记孙立森这样解释。原来,这个制度由村支书和村主任带领全体网格管理员执行。考查结束后,在村会议室马上召开评判会,纳入村干部考评体系,真正做到了处处无死角,时时有掌控。
新闻推荐
明水街道后营学校“美德少年”李明玉:“用劳动改变生活,俺骄傲!”
通讯员高燕刘燕今年13岁的李明玉是明水街道后营学校七年级的学生,在周围人的眼中,她性格阳光开朗、活泼外向,但在她稚嫩的小脸上却透出一丝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成熟和稳重。几年前,父亲的一场重病使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