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通讯员 毛文秀)走进双山街道西沟头村,一片绿色的中草药映入眼帘,有黄芩、丹参、前胡、决明子等中草药。“为了帮助困难村民,经考察研究,我村投资4万元,流转土地60余亩,进行中草药种植,并聘请贫困户成员10余人进行日常管理,基地收入也用于村里的民生事业,让大家过上幸福的好日子。”西沟头村支部书记解传胜说。
为增强村民脱贫致富的能力,西沟头村瞄准中药材市场需求,推进中药材种植,着力把中药材种植发展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新兴产业。据了解,今年中草药将于10月份成熟,按照市场价1.3元/斤来算,每亩地收益在2000元以上,基地总收益达12余万元。而且受聘的贫困户成员年收入也将达到1万元以上,直接有效地帮助了贫困户脱贫致富。下一步,该村将充分发挥中草药种植基地的示范作用,努力调动大家种植、管理的积极性,采用企业投资、大户承包、农户经营、连片种植、规模开发等多种模式,多轮驱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文面广量大的试卷,安静有序的考场,认真专注的答题……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考生”不是在校学生,但他们一个个比学生还要专心、专注;他们的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但对待考试的认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