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淄博一提起博山的镇门峪村,人们就会想起那波光粼粼的“龙门天池”镇门峪水库以及深秋那漫山遍野的红叶还有水库边饭店诱人的博山美食。
镇门峪村北邻淄川区,西接章丘市,明洪武年间建村。村子背靠东大岭,面向海拔715.7米的高山,青杨河从村西自南向西北流去,注入小清河。“龙门天池”就坐落在流淌于群山环绕植被茂密峡谷之中的青杨河上。“龙门天池”又称“镇门峪水库”,于一九八八年建成,一九九二年村里为开发旅游业在水库四周进行了绿化,并在沿岸建起饭店,在下游建成可供成人、儿童游泳的标准游泳池三个,泳池两侧夏季绿树成荫,供游人餐饮小憩,金秋时节层林尽染——满山红叶令人流连忘返;冬季的泳池可成天然滑冰场。
镇门峪村,历史悠久。据《郑氏族谱》载:“吾始祖于明洪武二年自冀州枣强县十八行庄徙居益都县之邀免崖……十世祖讳修登,自黄连峪迁居镇门峪”。据此,郑氏当在明朝嘉靖以前迁居此村。据传在此之前,已有孙、刘两姓在村定居。据清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记载村名为“榛门峪”。相传,因地处章丘平原进入东部山区的门户,古时榛木杂生,故名“榛门峪”,后演变为“镇门峪”。
镇门峪村交通便利,博(山)岭(子)公路穿村而过,这里曾是抗日战争时期“十里之长,一沟之宽”的老革命根据地,也是原淄川县政府和八路军兵工厂所在地。著名的“毕家洞战斗”就发生在这里。这里的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做出巨大贡献。
镇门峪村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便利的交通,迎接八方来客。
宋庆法微评
镇门峪村为抗击倭寇战争做出了贡献,"十里之长,一沟之宽"的老革命根据地,成为旅游观光之地实属来之不易。
紫藤回复
宣传贫困村,我无比高兴。希望老人们生活好一点,能尽点力是最大的收获。
新闻推荐
翡翠东郡家门口读名校2月20日,汉峪金谷A1、A4、A6、A7地块开工仪式暨劳动竞赛誓师大会在项目现场举行。高新区党工委、建设局等领导,以及各参建单位负责人出席活动。济高控股总经理、汉峪金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