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洋
通讯员吕志远高武家
近半年前
他来到了救助站
2016年9月18日,淄川公安分局商场路派出所向淄博市救助管理站送来一名男性人员。此人看上去很年轻,头发很长,身高1米65左右,身穿黑色休闲上衣、白色的裤子。民警介绍,该男子行为很怪异,始终一句话不说,眼睛总盯着一个地方。无奈之下,只能将他送到救助部门。
据淄博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回忆,当时这名受助对象面对入站询问时,一言不发,身上也没有任何证明其身份的信息的东西。为第一时间帮其寻找家人,救助工作人员先后在全国救助系统及多家媒体刊登他的基本信息和情况,希望了解情况的人看到后,能够及时联系。突然有一天,该男子狂躁起来,甚至向工作人员举起了拳头。紧接着救助工作人员就把他送入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诊治。经专家诊断,该男子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从2016年9月18日到2017年3月13日,该男子在淄博已经被救助近半年的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住在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
12个“王晓华”
竟没有一个是本人
该男子入院后,面对医生、护士的询问也不回答,只是喜欢拿支笔,在纸上写来写去。因而,每次救助工作人员巡查和接送住院的受助人员时,都会和他聊聊。但是,一直没有任何进展。
让人没想到的是,2016年国庆前夕,救助工作人员在病房里,再次与他交流时,该男子竟在纸上写出了“王晓华”,章丘明水镇,双山街道贺套村”这些字。这让救助工作人员喜出望外。救助工作人员根据这个线索去派出所查询其个人信息时,章丘市的户籍信息里却没有此人的任何信息。
救助工作人员又尝试着与章丘当地政府和村居取得联系,并且将其照片发给其所说的贺套村负责人进行辨认,最终贺套村没有此人。
从那之后,救助工作人员依旧把该男子当成重点询问对象,尽管他每次写出的姓名和第一次一样,但是写出的地址却发生着变化。救助工作人员说:“只要他能够提供的,我们就一一核实。”随后在全省扩大查询信息时,救助工作人员共查到12个王晓华。面对同名同姓的这12个人,救助工作人员一一进行仔细核对,结果没有人符合该男子的情况。
就在救助工作人员无从着手之际,该男子突然写下一串数字,让事情出现转机,他的坎坷回家路有了转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永见习记者刘高君通讯员唐洁)春季是绿化种植的黄金期,近日,章丘区园林局抢抓有利时机,计划实施双泉路西延义乌市场段绿化、世纪西路西侧林带便民改造提升、章莱路(南外环—三德范中桥...
章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章丘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