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棚改户大妈的“下马威”
跟随测量组进入一家老宅院时,半路杀出一个李大妈。李大妈在原本狭窄的胡同巷里把工作组的人拦住了,一上来就来了个下马威:“我家的二层楼给量差了!”老干部李荣江上前一步扶住激动的李大妈,说:“没事,差账有来回,请您讲讲,我们再去复核”!李大妈说:“这楼上楼下量的不一样!”工作组的人紧张的表情立马放松了,笑着说,楼上楼下有偏差是常有的事,不一定是量的不准……”“您放心,告诉我们是哪一户,一会再去家里仔细检查!”李大妈这才打消顾虑,乐呵呵地走了。
故事二:入户测量细致入微公平合理
走进老街巷西头第三户人家的院子,院内的几个房屋多年前塌了一间,老房子历经几代人,院里的房子也基本不住了。两家关系相处的不孬,邻里和睦,房主老徐是个老实人,可是看着院子中的一堵墙,他试探地问:“这扇墙,到底是不是我家的呢?不会有分歧吧?”细心的工作人员测量时发现,在墙面的内侧有一扇窗户的框架。“看这里,墙上有一面窗户,这说明啊,此墙面是塌陷房屋的内墙。”测量人员解释说。房屋主人呵呵一笑:“常年不住了,也大意了,还好,墙上留下一个土坷垃窗户,太谢谢这位有眼力的小伙子了……”
故事三:耐心为拆迁户讲政策说利弊
无巧不成书,笔者还遇到两三户人家从外地赶回来支持拆迁工作。工作组的人员从早上7:30就守在户主家门口等候。中午,他们风尘仆仆地赶来,工作组的人不顾一上午的辛苦,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讲解拆迁政策……大街上、小屋内,时而严肃、时而和风细雨,最后,工作组的同志和户主们都笑了:“谢谢支持拆迁工作”!“谢谢你们才对啊,费心把我们叫回来,还有这么好的政策为我们着想,我们支持党委政府的工作!”
其实,还有很多个小故事在明水老城街上演,笔者想起明水街道主要负责人在棚改旧改拆迁工作动员大会上的一句话:“老城街上的群众拆迁后,在安置政策上,区委区政府拿出未来四中新建设片区周围最好的地段进行安置,这叫还利于民!咱老城街上的群众搬迁后实现生态片区融合,那是给咱子孙后代留遗产!”此话斩钉截铁,落地有声,笔者打心里觉得亮堂!
(通讯员 李奉霞)
新闻推荐
3月22日上午,山东财经大学主校区建设工程在圣井街道举行奠基仪式。据悉,该工程总投资30亿元,计划于明年年底分批投入使用,届时,该校所有新生将入驻圣井主校区。记者李菲菲摄影报道...
章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章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