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不变的主旋律
远离城市的章丘垛庄镇,虽然地理位置偏僻,但却山清水秀,风景秀美。七星台、莲花山、海山湖、百丈崖,这唯美的意境,你是不是醉了?
“贫穷落后不是美!”垛庄镇党委书记李士锋这样表示,“既要保护好生态,又要加快发展,垛庄的出路在于发展大旅游。定位不动摇,方向不改变,章丘建设文旅名城,垛庄正可扬帆乘风远航。”
“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突出山水风情,深挖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推进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构建大旅游格局,带动垛庄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垛庄镇新一届党政班子凝聚共识,踏上打造“花样垛庄”做大旅游的脱贫发展之路。
规划:花样垛庄映衬花样年华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标准的旅游构架和发展预期来自于高标准的规划设计。
垛庄镇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根据章丘“文旅名城”的发展定位和南部山区保护明山秀水空间布局,坚持全域统筹,科学规划,制定出台《“花样垛庄”——旅游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形成以省道243线、327线为主轴,以白云山、“五彩山村”、凤凰谷森林闯滩漂流、海山湖、莲华山、百丈崖、七星台等景区为分支的“花枝”状全域旅游规划格局,全面打造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旅游小镇。
保障:“绿、防、禁、净”保护绿水青山
当去年冬天全国大部分北方地区被雾霾袭城时,垛庄镇的湖光山色却依旧迷人,PM2.5经常在10左右,“垛庄蓝”也成为垛庄人任性的资本。怎样才能保持“显山露水,白云常在”?可概括为“绿、防、禁、净”。
“绿”,就是生态“绿”起来。做到重绿、造绿、活绿,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加大道路沿线、镇村绿化力度,实施荒山绿化、退耕还果,全力把垛庄镇打造成章丘的“南部后花园”。“防”,就是防灾护林。坚决做好病虫害防治,狠抓森林防火,构建起良好的“生态屏障”。“禁”,就是杜绝一切毁山害林行为。在做好保护绿林植被的同时,狠抓生态资源的保护,杜绝一切破坏行为,坚决做到不破坏山中一草一木。“净”,就是村容村貌整洁靓丽。违法占地、违章建设“拆干净”,街道卫生“扫干净”,解决“脏乱差”,创造好秩序,打造好环境。
攻略:旅游项目可圈可点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7年垛庄镇旅游项目值得期待,全年预计到位资金过亿元来实施设施改造和配套项目建设。”垛庄镇镇长贾熙勇介绍说,“投资1600万元,打造北起垛庄界、南至镇驻地的10公里‘七彩鲜花观光大道\’已通过初期验收。建成后,一村一景,移步易景,游客进入垛庄,置身青山绿水的环抱,一幅‘如画家园寄乡愁\’的美景便会映入眼帘。”
其中,总投资2.6亿元规划建设的凤凰谷森林闯滩漂流4A级景区,集漂流、民宿、徒步登山、汽车旅馆等于一体,在新鲜刺激的快感中拥抱自然,释放压力,放飞心情。设计投资4700万元的岳滋村齐长城文化村落,实现古代文化与现代园林的完美结合,置身其中,追昔抚今,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而坐落于四角城村的“若谷山居”民宿及省旅游协会“泉水谣·弯弯沟”项目,是章丘区国家森林公园的组成部分,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000个,在这里可以尽情地呼吸,享受天然氧吧。
“五彩山村”二期的“花山、石村、清泉、原野、绿林”等主题建设,为游客提供了亲水、赏花、采摘、住宿,让身处喧哗中的城市人,静下心,放慢生活节奏,享受生活之美。
脱贫:旅游助力“摘穷帽”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2016年,垛庄全镇共梳理建档立卡贫困户2078户、4778人,其中未脱贫贫困户1204户、2354人,是全区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艰巨的乡镇。经过一年的努力,591户、1188人实现脱贫,旅游在带动贫困户脱贫过程中功不可没。
据分管旅游副镇长李家斌介绍:“自去年6月9日,‘五彩山村\’正式启动运营以来,由于环境好、景点美,游客络绎不绝,直接带动干鲜林果和土特产的销售。截至去年12月底,‘五彩山村\’及周边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万余人,实现营业收入120余万元,辐射全镇增加旅游收入500万元以上,带动农户投资建设农家乐20余家,安置剩余劳动力100余人,带动近5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东车厢、十八盘、小石屋3个贫困村集体收入分别增收1万至3万元。”
“通过发展特色乡村游,带来了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并且是长期持续的收入。以‘旅游+’形式扶贫,通过一年的努力,全镇7个贫困村实现了贫困户脱贫。”该镇扶贫办负责人介绍。
(本报记者 王永 见习记者 刘高君 通讯员曲晓明 朱恒彬 刘士芳)
新闻推荐
【报告原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按照组团式城市发展框架,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展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统筹产业、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加...
章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章丘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