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文涛指出,看一个干部是不是实干,关键看是不是为民服务、为民实干。章丘区普集街道办事处陈朴村党支部书记崔宝兰在任20年,嘴里说的、心里想的都是“俺村的老百姓好”,老百姓说,“可得让崔书记多干上几年”。在情感交融中,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为民实干”的内涵。
一座石桥,连起了百姓心
陈朴村,地处普集街道办事处北部,全村1030口人。崔宝兰18岁就在三山峪村干妇女主任,20岁就入党,1998年成为当时普集68个行政村中唯一的女村支部书记。
陈朴村西边有个水库,崔宝兰上任后,有一年夏秋之交,庄稼收割的时候,天降大雨,陈朴水库里的水溢满了泄洪沟,也阻断了村民们收割庄稼的道路,这成了摆在新任书记崔宝兰面前的一个大难题。看到群众一个个愁眉苦脸、心急如焚,崔宝兰在当时的普集镇委镇政府的帮助下,弄来了一条大船,帮助村民们运送粮食,解了老百姓的燃眉之急。
“这条船虽然解决了今年的庄稼运输问题,明年、后年怎么办?”崔宝兰的心里开始盘算着长久之计。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成了崔宝兰唯一的选择。桥怎么建,用什么建,经济实力薄弱的陈朴村没有能力修桥。崔宝兰经过一番努力,免费争取到了铁路上替换下来的18根枕木,村民们在她的影响下,纷纷出工出力,经过十几天的紧张施工,一座虽然简陋却很实用的生产桥建了起来。
“这不仅仅是一座通往田间地头的生产桥,更在崔书记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了连心桥,从那以后,老百姓都觉得这个女人不寻常,能给我们办实事,她的威信从此树立了起来。”村民陈乐丰坚定地说。
一份大爱,扛起了一面旗
“俺村里有个五保户叫陈永杉,无儿无女,2016年春节前刚去世,活了80多岁。这都多亏了崔书记照顾得好。最近10来年,陈永杉身体不好,我记得他第一次住院是因为膀胱炎在咱市医院住院,因为无儿无女,在医院没人照顾。崔书记知道后,就组织村两委和村民们轮流照顾,都是义务照顾,从来没有说要误工费的。这靠的就是崔书记的威望。自从他出院以后,每年冬天,崔书记都给他做新被子,每逢过节,她都给他做好饭菜送过去,每年大年三十,她都是提前下出包子(水饺)来,把第一盘给他端过去,看着他吃饱了,才回家过年。这一年到头,崔书记、村两委和一些村民轮流给他做饭、送饭、买衣服、洗衣服。他去世的时候,崔书记张罗着给他办丧事,花了不少钱,可是陈永杉留下的3万多块钱,崔书记都给了陈永杉的外甥。”70多岁的村文书陈增伦说起这件事来,眼里还是闪着感动的泪花。
一呼百应,撑起了一片天
“那天崔书记来我家和我说,我路边上的小屋是违章建筑,必须拆除。我二话没说,接着就找人拆了。就凭崔书记的为人,她在村里说一句话,大家都说不出别的来,因为她心里有公道。”60来岁的苏秀芹这样评价崔宝兰,“从她干书记以来,谁家有啥大事小事,只要找到她,只要符合政策,她都会尽心尽力去办。我们将心比心,她安排啥工作,只要崔书记一句话,大家都一呼百应。崔书记是个好人,可得让她多干几年。”
据了解,陈朴村的23处违章建筑,在崔宝兰的动员下,老百姓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自拆,并把建筑垃圾打扫得干干净净。
在破旧简陋的村两委办公室里,我们看到摆满了从1999年到2016年各级党委政府对陈朴村工作肯定的奖牌。“真不是我工作干得有多么好,我到哪里都这么说,是党委政府扶持得好,是俺村两委班子团结得好,更是俺村里的老百姓好。今年,我主要想干好两件事,一件是想把村两委这个大院建成幸福院,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有个安度晚年的地方;另一件是利用原来村卫生室那里拆出来的空地,把陈朴大集搬过去,让老百姓出行更安全。到今年底,我就干了20年了,也要换届了,只要大家愿意让我干,别看我60多岁了,我浑身总是有使不完的劲。”言语中,崔宝兰满怀希望。(本报记者 王永 见习记者 刘高君 通讯员 孟凡庚)
新闻推荐
立法禁鞭被列为本次人代会唯一议案经必要程序后有望正式实施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及高新区全域禁放长清、章丘、平阴、济阳、商河城区区域禁放在重污染气象以上预警
本报4月12日讯(记者张丹丹)今天上午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议案审查委员会关于代表所提议案审查情况的报告。根据报告,截至4月10日下午4时,市十六届人大一...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