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特航拍锻造工艺6.9米风电法兰□本报记者 李栋印
作为济南市的重点项目之一,3月22日上午,山东伊莱特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高合金钢及有色金属锻件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今年年底完工后,主要生产大型环形、筒体锻件和加氢反应器等,广泛应用在炼化工程、核电、水电、航空航天与海洋工程等领域。
事实上,在进军高精端锻件领域之际,伊莱特重工已占据国内海上风电法兰六七成市场份额,今年一季度提供200余套法兰产品,主要用于鲁能江苏东台200兆瓦、龙源江苏蒋家沙300兆瓦等多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
由中低端到中高端再到高精端全覆盖
山东伊莱特高合金及有色金属事业部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3月22日开工的项目总投资5.5亿元。该项目将从德国西马克梅尔公司引进全球首台轧制直径16米、高3米的超强轧环机,可轧制直径16米、高3米、单件重200吨的大型环类、盘类锻件及筒体;此外还从天津天锻公司引进一台1.35万吨的压力机及齐齐哈尔机床公司大型数控立车等先进设备。
项目完工后,可生产用于炼化工程、核电、水电、风电以及航空领域的整体超大型环类、盘类锻件及筒体,缓解以上领域的产品仅能通过进口或从个别国有大型企业获得的局面。
“我们这个项目今年年底将完工,项目完全释放产能后年产量可达10万吨,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30亿元,这将极大地提高伊莱特在大型高端装备行业中的基础地位。”这位负责人说,目前该项目占地约1.7万平方米的锻压车间整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的机加工车间也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建设完工,该车间采用国内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加工能力和加工精度将得到显著提高。
造出直径7米法兰抢占市场制高点
如果说伊莱特重工进军高精端锻件产品刚起步的话,那在风电法兰项目中,伊莱特重工有着较强的话语权,他们的产品占据了国内大型风电5兆瓦以上机型样机阶段九成的市场份额和国内海上风电法兰项目六七成的市场份额。
“我们的风电法兰产品直径最大可以做到8米,实现陆上、海上风电环锻件的全覆盖。”伊莱特重工电商及信息事业部总经理王子源说。2015年3月,他们成功交付4套用于维斯塔斯欧洲的一个海上风电项目,其中最大法兰直径达6.9米。这批法兰的交付标志着他们的产品受到了国外顶尖主机制造商的进一步认可。
王子源告诉记者,海上风电法兰要经受海面台风、冰冻、高盐雾等恶劣环境的考验,这就需要对各道工序严格把控,确保产品在长期的极限状态下质量的安全稳定。他举例说,法兰是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铁做成的,原材料钢铁中不可避免地含有各种夹杂物,在锻造的过程中,如果不能细化晶粒、均衡分布,往往会造成法兰性能不稳定,甚至出现裂痕等隐患,这势必影响产品质量。大直径法兰要使用规格更大的原材料,而大规格的原材料意味着其芯部疏松面积也更大,因此锻造、热处理的难度也远大于普通法兰。
在锻造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锻造油压机,这个“大力士”最大能输出上万吨的压力,在与另一台叫辗环机的设备配合下,一根根一米见粗的圆钢就变成立起来有2层楼高的风电法兰,巨大的圆环通红透亮,十分壮观。
据了解,伊莱特重工获得美国ABS、法国BV、挪威-德国DNV· GL、英国劳氏等八国船级社认证,为2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各类锻件产品,其担纲起草的《风力发电机组-环形锻件》标准成为行业标准,《风力发电用环形锻件精密成型技术与装备》入选国家火炬计划。
村办企业跨出国门试水风电法兰国际市场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掌握了国内风电装备行业话语权的伊莱特重工,曾是一家村办锻件厂。牛余刚作为企业的“当家人”,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锻造厂发展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并横跨多个领域,成功实现“章丘铁匠”的全新之变。从依靠一盘烘炉打天下的“铁匠”到风电再到高精端产业,伊莱特重工如此大的跨越让人刮目相看。
据了解,伊莱特重工公司总裁牛余刚的父亲是当年章丘三赵村的村干部,1975年通过村里集资,建起了几间土坯房,这家三赵综合厂揭牌成立了。起初,厂里接的多是“打补丁”的活儿以及矿山上零零碎碎的小活。上世纪80年代,厂里又引进了一台二手的空气锤,开始了锻打法兰的业务。
2000年改制后,伊莱特重工由村办企业改为民营企业,企业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从事管道法兰的生产。2010年,已经在国内风电市场小有名气的伊莱特,又与西班牙知名工业集团海斯坦普集团合资投建了新分厂,这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风电法兰制造基地,从此伊莱特在国内外的风电市场突飞猛进,成为西门子、GE、维斯塔斯等知名企业的合作伙伴。也正是2010年,中国首台大型海上风电机型上海电气3.6兆瓦需要采购大直径法兰,凭借在风电项目中的口碑、加工能力,伊莱特重工引来该项目技术人员前来考察,并最终获得该项目。在拿到该项目的法兰图纸和技术要求后,伊莱特重工工作人员通宵达旦,对各个工艺环节进行周密计划,最终成功将产品交付。
“该项目的交付,奠定了我们在国内大兆瓦风电法兰领域的领导地位。”王子源说,2016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7.73亿元,利税1.49亿。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逐步成长为集陆上风电、海上风电锻件制造、耐(钢球锻造、高合金钢及有色金属锻件的研发制造、石墨烯新材料研发等产品为一体的综合型重工集团。
为增强公司的技术研发实力,2015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依依在伊莱特重工成立了“李依依院士工作站”。通过院士工作站建设,金属所与伊莱特重工将面向能源、矿山、航天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开展合作研究与新产品开发,提高产业附加值,有效推动伊莱特重工转型升级,提高伊莱特重工在行业的影响力。
不同于其他企业,伊莱特坚持立足中高端,突破高精尖,保留低中端,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稳步推进,稳扎稳打,引领行业潮流,打好转型之战。“低端产品市场成熟,虽然利润空间较小,但却可以在关键时刻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高生产工艺,降低产品成本;高新产品虽然利润空间大,但市场风险和政策性风险也同样较大,是支撑企业未来发展的选择。”牛余刚说。●企业家说
正直、通情达理、追求卓越、精诚团结,如果不对这些信条充满敬畏,我们就不会从一个村办小厂走到今天。我们的团队不留品德有问题的人,本事再大也不要,因为我们的客户也不喜欢跟这样的人打交道。
——山东伊莱特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牛余刚
新闻推荐
龙山街道宋家埠村全力打造绿色生态长廊观光景点发展莲藕种植 实现以花为媒
本报记者王沛芳通讯员高晓燕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近日,龙山街道宋家埠村100亩的白莲藕种植基地已具雏形,下一步将修建以度假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生态长廊观光景点,为越来...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