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片区征迁现状航拍 通讯员李孟儒 李新来 摄
26日,记者从天桥区了解到,目前北湖指挥部将“485”重点攻坚作为征迁工作重中之重,工作人员坚持“靠上盯上豁上拼上”,以啃硬骨头的精神,全力推进征迁攻坚,掀起新一轮高潮。近期,新增居民签约500余户,拆除地上物总面积约 27 万平方米。“485”重点攻坚仅用20余天就取得重大突破,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签约,30余栋楼全部清空并拆除。
北湖征迁坚持“不与民争利、阳光征收、用群众工作方法”的原则,居民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从不愿签约转变到主动签约。不少居民表示,配合征迁不仅是一份责任还可以因此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与此同时,大量征迁工作人员守在征迁阵地,不分白天黑夜服务拆迁居民,帮助有困难的家庭解决难题,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全力满足百姓诉求,感动并感染着更多居民主动签约支持北湖征迁。北湖片区城市居民签约5876户,签约率达93%。
作为天桥区今年的“一号工程”,北湖征迁正实现“加速度”。憧憬
旧房换新房“上楼”,更多居民看到实惠主动签约
“以后我们一家老小就能住上大房子了,想想就高兴。”宋小惠(化名)是边庄社区的居民,她所住的毛纺厂宿舍楼在这次征迁范围内。通过拆迁,住了30多年的小房子能换一套97平方米的高层楼房,这让他们一家都没想到。“我们一开始也不愿签约,主要是不想搬家。”她说,她和父母同住,老人已70多岁,对原来的家有很深的感情,加上体弱多病,对征迁一事开始很抵触。
“我开始也有顾虑,签约之后会不会吃亏?能不能选上好的房子?”对于宋小惠的疑虑,边庄工作组的工作人员数次做工作讲政策。“家里的老人一开始对政策不理解,工作人员不厌其烦一遍遍登门讲解。后来我们看了户型图,规划合理,采光又好,同时被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打动了,便主动签约搬了家。”她说,签约后,她在东安置片区选到了9楼两室两厅的房子,“幸亏我签得早,不然也选不到那么好的房子。”
宋小惠一家人对结果十分满意,天天盼着早日住上新房。同在边庄社区的居民王莹想明白后,也主动签约。“我是1991年从经二纬一那边搬来的,当初也是因为拆迁所以安置到这里,没想到这里也要拆迁了。”王莹说,她一开始也不愿签约,后来工作组人员多次去她家讲解政策,为她出谋划策帮助争取利益,就主动签了约。
“我记得刚搬来时,这里的马路很窄而且路上都是土,一下雨根本没法走。现在马路修好了,周边也很方便,我是真不想走。可转念一想,拆迁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早点签约就能早点搬回来,到那时这里环境更好了,我能多享点福。”王莹说。
王莹主动签约后,还带动邻居一起签约。“签完约我在东安置区选了一套13楼94平方米的房子,那时就觉得自己签约签对了,后来我就劝邻居也及时签约。”她告诉记者,自己劝说的同时,工作人员也将政策讲解得很细致,如果不尽早签约搬迁,吃亏的还是自己。在王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居民签约。“有一个邻居打电话来说,要不是听我的话早签约,她就不能在一个楼盘以6000多元/平方米的价格买到一套精装修的房子,早签约确实实惠。”坚守
没白没黑守在一线,“很多天没跟孩子好好说过话了”
眼下正是北湖征迁的攻坚阶段,一线拆迁工作人员保持“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状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分白天黑夜,每天晚上10:30之前都上门入户动员,帮助更多居民顺利签约。
马涛是边庄工作组的一线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自从今年春节后北湖征迁进入攻坚阶段以来,晚上加班到凌晨已经是十分常见的事。“我已经很多天没跟孩子好好说过话了,每次我下班回家时孩子已睡了,早上上班时孩子还没醒。”马涛说,从事这份工作,家人也十分理解他,但有时自己会觉得对孩子有亏欠。
今年,马涛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因为工作繁忙他仅请了2天的陪产假,之后又匆匆返回工作岗位。“这里和我类似情况的人有很多,有时候难免会产生家庭矛盾,但我们不能因此耽误了工作。”马涛说,为了弥补妻子和孩子,他经常下班后主动承担家务,找家人谈心。
水屯工作组的工作人员赵阳也是一位年轻的父亲,孩子不到6个月大。据介绍,从孩子出生2个月起,妻子和孩子就搬去了章丘丈母娘家住,他和家人每天通过视频聊天联络感情,一开始是一星期联系一次,最近变成了一个月联系一回。“上次视频,妻子说孩子都快不认识我了,我听了心里直发酸。”
像马涛和赵阳一样,北湖征迁工作中共有七八名工作人员家里有1岁以下的孩子需要照料,但他们同时也是征迁工作的主力军,他们牺牲了小我,一心扑在工作上。“只要还有一户没有签约,我们就不会松懈。”马涛说出了一线工作人员共同的决心。
进展
村民西安置区破土动工,5月底前东安置区一期将开建
在两个月时间里,北湖征迁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实现“加速度”,新增居民签约500余户,特别是“485”重点攻坚仅用20天左右时间,就取得了重要突破。“最难啃的硬骨头”——城市居民剩余5户以下未搬迁的48栋楼,已全面清空并拆除30余栋楼。
目前,北湖片区已完成城市居民、村民及无证房签约总计8601户,其中城市居民签约5876户,签约率93%;村民签约1678户。集体非住宅共需征收71.1万平方米,已签约51.3万平方米,签约率72%。国有非住宅共涉及25家单位,其中进行土地收储的11宗土地,已签订收储协议8宗;进行房屋征收的14家单位,已签约7家。拆除地上物总建筑面积约109万平方米,拆出总净地约1350亩;已完成五个地块出让工作,实现供地511.7亩。东、西安置区已拆出净地211亩,为安置房开工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其中,村民西安置区B-2地块已开工建设。
记者了解到,西安置区B2地块主要为柳云、水屯等村居村民安置区,总面积约43.2亩,规划高层商住楼3栋,总建筑面积约14.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约8.68万平方米,可提供安置房828套,同时可提供约1.2万平方米的村居保障房。
北湖片区地处泉城特色风貌带的北部,北望鹊、华二山,南观千佛山,是实施“北跨”战略的重要承载,被列为省、市棚改重点项目,是天桥区棚改旧改工作的主战场。天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的原则,坚持“485”持续攻坚不放松,安置区强力攻坚求突破,非住宅加快征收,房屋拆除“随迁随拆”强力推进,切实做好“促签”、“促拆”、“促建”工作。
“我们计划于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城市居民、村民及非住宅房屋征收。确保5月底前启动东安置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统筹加快安置区内其他未签约户攻坚,确保7月底前启动城市居民西安置区、城市居民东安置区二期工程、村民核心区南安置区开工建设。”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杨璐 通讯员李孟儒 李新来)
新闻推荐
本报4月26日讯(记者许凯)记者今天从市环保局获悉,今年3月份各县区、高新区“气质”排名出炉。第一单元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市中区、长清区、历下区、高新区、天桥区、槐荫区和历城区;第二单元...
章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章丘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