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任工会主席的妈妈看得目瞪口呆,很多同事对她妈妈说,你家闺女真能,一份钱都没花,排的大秧歌又整齐又热闹,还悄悄地拉了厂长给伴奏,聪明!厂长早早地把她列入了培养对象。有一年,青海省长梁步庭,调到山东当省长,济南和西宁就应梁省长要求结为姊妹友好城市对口支持,西宁方面选派张文俊等多位青年突击队队员到济南刺绣厂学习鲁绣。张文俊作为队长带队,稀里哗啦来到济南学习鲁绣,其间,张文俊独特的西部气质,一双少有的大眼睛征服了一个人,就是后来的丈夫张文。张文先生是学美术的,来自文化底蕴深厚的章丘,多年的西画素养,让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西部美女,只会出现在王洛宾的旋律里,黄胄的笔墨里。
张文俊从青海远嫁山东,婚后的生活是幸福安逸的。那时候企业兴搞第三产业,企业引进来一个英语培训项目。张文俊欣喜若狂,她看到了自己做老师的希望,终于实现了她当老师的梦想,那年她24岁。她极爱孩子,在学校里,那些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流利回答问题的学生,总是被老师刻意地遗忘,站起来表现自己的永远只是那几个尖子。有一次,一个口吃的小女孩好不容易被老师叫起来,结结巴巴没说几句就被叫停,张文俊看见小女孩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能不能多给困难孩子一些机会?那样的话我的课程进度怎么完成?张文俊与那个口吃的女孩约好,遇到你能回答的问题,你第一个举手,举得高高的,我就把你叫起来!她们成功了一次。张文俊为这个孩子竖起了大拇指,小女孩的泪流满了脸颊,她脸上明显是阳光灿烂,是心花怒放的。这个小女孩的遭遇,让张文俊陷入深深的思考。
班主任让张文俊当出了名堂,她带哪个班哪个班就学得好,升学率最高,个个老师都愿意跟她搭班。一个崭新的教育理念在张文俊心底萌生了: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个体,他们性格不同、基础不同,但他们受到良好教育的权利都是同等的,我们凭什么要这样忽略他们?每一个交到我们手中的孩子,都要视如己出,一视同仁,十根手指心连心,手心手背都是肉,这才是教育的最大公平。
她把这个理念叫做“母爱式教育”。这个教育思想在培训机构中引发的碰撞是激烈的,她倡导老师要向爱自己孩子一样爱自己的学生,可是没有人愿意这样做,没有人会去当这样一个大爱无疆的“母亲”。她对学生付出的心思和爱,那份懂得和理解也是老师们模仿不了的。她开始琢磨着自己办学,那年她30岁,她相信孩子需要大爱的老师,中国需要大爱的教育。他们落户在这个有文化的地方,人们看重教育,更重视文化的淄博!
二十年过去了,她用“母爱式教育”统领学校的一切,记得英语培训时学生说错了,没关系,下一次就记住了;学生没到校,电话立马就打到家里,孩子有事吗?怎么没来?生病了,放心,孩子病好了,我们负责补课!一个孩子腿有伤,上课下课,从学校大门到楼上教室,都是张文背着学生上上下下。一年工夫,这个叫黄波儿童英语学校竟发展到两三千人。
租赁教室的学校校长受不了了,找到张文说,你们走吧,教室我们不租了,英语培训我们要自己办。一个大雨天,从张店美食街通往柳泉路的大街上,浩浩荡荡行走着一支上千人的队伍,世纪英才学校大搬迁,他们在柳泉路58号安下了世纪英才的第一个家!原先的房东本想世纪英才走了,留下几千名学生,他们可以直接进行英语培训,不想,学生们没有一个留下来,全部跟着张文俊,追随着她的爱一起迁徙到了柳泉路上。
“母爱式教育”不断深化。20年前张文俊就让老师们蹲下来和孩子们说话,她说居高临下的教育是对生命不尊重的教育。年末考试,一对一进行,家长就坐在旁边看着。10道题,错了2道,得100分。家长说,不会吧?明明是有错,还得100分,不就是让我们下学期继续掏学费嘛!老师莞尔一笑,说试题得80分,那20分10分是孩子对学习的坚持,另外10分是孩子愿意学习的态度,所以100分。几个学期下来,家长们却再也没人这样质疑,原本基础很差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赏识之下,学出了英语课的精彩。(刘培国)
校园里的英语话剧
新闻推荐
“五一”小长假首日,泉城老街巷游人如织。(本报记者崔健摄)“五一”假期首日,泉城济南杨柳风轻,日光明媚,正是举家外出游玩的好时节。济南市旅发委、各旅游企业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五一”假日活...
章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章丘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