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月24日讯(记者冯瑜)为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中充分发挥民政部门托底保障职能,章丘区民政局加强做好救助政策与脱贫迁建工作的有效衔接,在黄河滩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黄河滩区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织密织牢滩区困难群众民生底线
区民政局建立了救助资源、救助政策、救助信息统筹衔接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织密织牢滩区困难群众民生底线,确保达到“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任务目标。
加强敬老院管理服务。对原黄河镇敬老院进行了关停,将入驻老人托管到手续齐全的刁镇敬老院,其中包括3名黄河滩区特困人员。目前,老人的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含困境儿童)在全区27处“一站式”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产生的合规医疗费用,自付部分按照70%的比例进行“一站式”医疗救助,最高救助金额达到1.2万元。对城乡困难家庭重特大疾病实施“二次医疗救助”,最高救助金额达到1万元。
进一步扩大临时救助范围。坚持应救尽救、普惠民生的原则,对于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以及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大幅度提高救助标准,妥善解决群众生活中遭遇的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困难问题。
突出“救急难”救助。通过推进急难救助对象“主动发现”、“快速响应”、“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容缺办理”等机制建设,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的家庭,采取先行救助后补充手续的方式,给予应急性、过渡性救助,建立困难对象“救急难”绿色通道。
做好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规划一处布局合理、规模适宜、功能完善、运行规范的日间照料中心,届时将困难群众集中安置,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得到细致周全的照顾。
同步推进滩区迁建树葬公墓建设,进一步巩固乱埋乱葬治理工作成效。目前,经过试点,高家生态树葬公墓已建成,预计2019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治理乱埋乱葬,助力滩区土地集中流转。采取群众自清与村委助清相结合的办法,快速推进治理乱埋乱葬工作落实,共计清理带碑坟2978座、无碑坟2851座,改造历史形成公墓6处,新建公园式生态树葬公墓1处,并为群众免费提供“可降解骨灰瓶、孝牌”等物品,实现群众办丧事基本不花钱,受到群众一致好评。目前已流转、托管土地近8000亩。
新闻推荐
章丘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章丘区将打造经十东路科创走廊。章丘区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提升。1月20日,济...
章丘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