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炙热难耐。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三五成群,手拿笔记本、拍照手机,穿梭在村里的大街小巷,或查找问题,或问询不足,足迹遍布农村的各个角落。这是区环卫中心开展“行走章丘”的一个缩影。
自今年5月27日开始,区环卫中心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活动为着力点,以作风建设为出发点,大力开展“行走章丘”活动,以“脚步”丈量问题,以“问询”查找不足,以“行走”推动落实,助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往深里走,往实里做。
脚掌向地,走出实风
对于环卫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是要转变作风,把办公室搬到基层,走上街头、走进群众,解决好村民身边的小问题,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多环境获得感。
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问题在一线发现,难点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建立“分管领导包镇街、后勤科室包队所”包片挂点制度。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践行,定期到服务镇街指导工作、走访调研、征求意见。16个后勤科室以“行走”方式,每周深入到所包镇街,全面查找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主要不足。活动中,全体干部职工全面践行“徒步工作法”,每到一个村庄,逐街查、逐巷找。重点把“人走不到、车跑不到”的沟边、塘边等“四边”区域作为查找方向,伸出脚、迈开腿,公开“揭短亮丑”,做到角落走不到不放过、诉求问不到不放过、问题找不到不放过,真正把环卫工作做实到街头巷尾、村民身边。
通过“行走章丘”活动,干部职工的办公室从屋内转到了屋外,从后方转到了前线,实现人员、责任、作风“三下沉”。双脚走出了零距离,行走转出了好作风,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打实。
眼睛向下,查出实情
“行走章丘”就是要走村串巷、查访实情,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力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实实在在,让老百姓感同身受。
活动之初,集中对行走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作业标准、信息传录等方面的业务技能培训,让每名人员知道问题怎么找,去哪里找,怎样拍照反馈。同时,对标按照城市管理综合考评标准和要求,按照“每周行走一次,每次问题不少于15个”的原则,紧盯道路保洁、垃圾清运、设施管护、保洁员管理、小广告清理、三大堆整治等7项内容,实行步行式、全域化、无死角排查。对于“行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注明具体时间、位置地点、事件类型等详细情况,按类别划分拍照上传至“智慧环卫”平台,再由平台管理人员派遣至相关队所限期整改,拍照回复,逐个督办,建立起“发现问题、拍照上传、问题下派、整改反馈”闭合式事件办理流程,有力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扎实开展。
截止目前,共开展“行走章丘”活动86轮次,出动人员260余人次,发现问题1400余个,问题限期整改率达98.6%。
躬身向众,问出实意
环境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要做到村民的眼晴里,更要做到他们的心里去,把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和方向。
“行走章丘”活动开展过程中,在全面查找问题的基础上,为真实了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有什么困难、群众满不满意等情况,按照“每周问询保洁员、村民不少于10人”的要求,干部职工走进村民家中,以“拉家常”、“掏心窝”的方式倾听群众诉求,征求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监督。收集到的问题,能现场解答的当场解答,一时解决不了的登记在册,汇总上报,研究整改。通过“面对面、心对心”式的走访,真正了解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件的所急所怨。活动开展以来,共收集意见建议5大项、27条。按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完成时限等全部列出整改清单,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
下步,结合“行走章丘”活动,将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等形式,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企业对环卫工作的意见建议,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整体合力,助力工作改进,以扎扎实实的成效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的满意度、幸福感。
行走的背后,是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作风的巨大转变。环卫工作永远在路上,“行走章丘”将永不停步、行而不辍。(通讯员董家桥芦小珍)
新闻推荐
村民在村内做义务工新时报记者王铮摄近日,章丘区委副书记、区长韩伟在谈到全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建设工作时表示...
章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章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