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韩洪波王伟建通
“我们这里哪儿都干净,随便看看吧。”村支书李广印自信满满。在金乡县鸡黍镇东李村,笔者亲身感受到了这儿的清亮美景。
东李村地理位置优越,毗邻105国道,一条镇级公路从村中穿过。站在村口放眼望去,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面贯穿南北,近处是错落有致的树木、花草;远处,整齐的房屋分立路两侧。沿进村路往里走,街面既无垃圾,也不见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主街道上每隔几百米便有一个垃圾箱。“现在,就连村里的小孩儿都知道要把垃圾放到垃圾箱里。”李广印高兴地说,村里新建了10个垃圾池,配备了4名专职环卫工,两委班子划片承包卫生责任区,各家各户负责门前卫生、绿化和秩序,一月一评比,“好的都在大喇叭、村务公开栏上表扬,差的给予批评教育。”
去年以来金乡县启动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工程,全县已建成垃圾池6235个,设置垃圾箱1804个,配备保洁员882名。在经济开发区、羊山镇、胡集镇、鸡黍镇、霄云镇和化雨镇、金乡街道建设大型垃圾中转站七处。目前,这个县各乡镇驻地、村庄已全部建立了保洁队伍,配备了保洁员,保洁工具发放到位。“农村环境卫生要长期保持干净整洁,必须发挥好群众的主体作用。”这个县主管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负责人说,目前,金乡县各个村庄根据自身实际全部制定了环境卫生村规民约,村村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倡导讲究卫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村民文明意识。
搞好农村环境卫生,各乡镇高招频出。王丕镇除了在29个行政村分别安排1名保洁员进行卫生维护之外,将东丰线、金司路沿线和镇驻地周边圈定为重点区域,由镇财政拨款出资安排10名保洁员进行全天候的分片包保保洁,对商住户的生活、生产垃圾进行实时清运;化雨镇每月定期集中对保洁员进行调度培训,实行量化考核;高河镇对全镇评选出的“文明家庭”、“五好家庭”进行表彰宣传;胡集镇成立了镇保洁办公室,制定了《胡集镇保洁员管理办法》,实现对镇保洁员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同时,对105国道、南谢线等重点路段实行分段包干,责任到人。县一级对乡村卫生有着严密的监管制度。金乡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评定标准,通过实地查看、走访村内群众等方式,对申报村庄进行了量化打分,尤其对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建立、保洁员配备、垃圾池(箱)建设、“三堆”清理情况等进行了重点检查。首批评定通过了133个村,对不具备条件的村,推进组将根据整治情况,随时组织评定。同时,将评定结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县通报。通过评定活动的开展,全县初步建立了“专业保洁———统一收集———统一运输———集中处理”和“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简易填埋”的农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金乡县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的同时,通过多渠道进行资金筹集,全力支持环境综合整治。截至目前县级财政拨付环境整治资金6602.096万元,各乡镇已累计投入1416万元。同时,金乡县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创建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新模式。这个县与北京晓清环保签订了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投资、建设、运营(BOT项目)特许经营协议书。协议规定由该集团运营开发区、金乡街道、羊山、胡集、化雨、霄云、鸡黍等7处已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及新建马庙、司马、卜集、高河、王丕、兴隆等6处乡镇垃圾中转站,购置相关配套机械设备、清运车辆,并负责全县所有镇村(城区除外)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
新闻推荐
本报金乡讯(通讯员刘雪华)日前,为保障蒜农经济利益,减少生产经营风险,金乡县委、县政府将拿出700万元,在全县启动大蒜保险工作,这也是该县继棉花、...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