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天下雨俺也不担心喽。”金乡县化雨镇冯海村孤寡老人冯延顺笑眯眯地走在村里宽敞的水泥路上,想到村里给自己家原本破旧的危房改造后的新模样,不由地又笑起来。“上面来的那个‘干部\’真把自己当成俺村的村民了,自从他来了以后,俺们冯海一天换件新衣裳,活了大半辈子也没这么舒坦过。”冯延顺眼里冯海村的大变样,还要从该村的“第一书记”张鹏的进驻说起。
俯下身子,“下得去”
年初,得知自己被下派到村里时,济宁市住建委燃气热力管理办公室主任张鹏一脸的兴奋,下基层、接地气是他近些年来愈发强烈的想法。村民能不能接受?去干什么?能不能干好?面对这些问题,张鹏早已成算在心。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张鹏入驻村里,放下被褥,立刻就召开了村两委和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入农户进田间、心贴心促膝谈,穿农家衣、走田间路,他深入调研,吃透村情民意,准确把握冯海村现状,科学制订冯海村发展目标。“不了解民情民意,不知道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什么,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工作就不知道从何下手,就会分不清主次矛盾,就会干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张鹏说:“既然受组织委派,到村担任‘第一书记\’,不论你原先职务高低,权利大小,都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认认真真,充满感情地去读懂民意。”
驻村后,张鹏带领村两委班子发放民意调查表和便民服务卡600余份,定时填写《民情记录薄》,随时记好《民情日记》,全村306户居民的大门他早已熟记于心。
求真务实,“干得好”
民生连着民心。张鹏从群众所想、所盼的实事入手,引导和团结村两委班子,着力为村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针对冯海村内三条南北向道路未硬化,逢雨雪天沿路两旁150余户居民出行、孩子上学困难的实际,张鹏筛选优秀施工队伍修筑了1.5公里长、3.5米宽、18公分厚的水泥路面,建设了高强度PVC管材的排水管3000余米,筑砌雨水井、户用污水沉降井90余个,完成工程投资110余万元;投资6.3万元,安装了村内全民健身广场周边和村前大道路灯14盏;投资7.7万元,种植各类绿化树木275棵;投资6000余元,购置垃圾箱20个,提高了垃圾收集水平,改善了村居环境;协调资金83万元,实施了冯海村电网改造工程,安装了一家一户的电表,将村里50千伏安变压器更换为100千伏安的大容量变压器,满足了村民用电需求。
创新形式,“带得对”
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关键点,张鹏深入调研、创新形式,提出建立“党小组+合作社”、“党小组+农贸市场”党建模式,助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致富;扩大党员队伍的影响力,用党的思想占领农村阵地;抓好农村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推进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等一系列符合该村实际的措施,用党的理念、思想占领广大农村的阵地,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干部群众关系。“看到老百姓脸上露出笑容,看到种子结出果实,农村的发展焕发了活力,我们就觉得满足了,做个冯海村人,我很幸福!”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张鹏用实际行动证明着———我是一名冯海村村民。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韩洪波庄新明石宗尧)日前,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宜居宜业典范城市创建暨人居建筑发展论坛,发布了“中国宜居宜...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