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王尊广韩洪波王伟
日前,笔者从第三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论坛暨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镇)成果发布会上获悉,金乡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得到推介委员会的高度认可,通过材料申报、专家评估、媒体公示、定向考察、集体审议等程序,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称号。
金乡地处鲁西南平原腹地,地理位置并无显著之处。如何抓住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机遇,建设美丽幸福宜居的城市?金乡县主要负责人这样定位:“坚持生态优先,发展为了民生,致力打造一个‘生活甜美、环境优美、社会和美\’的美丽新金乡!”
大树的争论
在金乡县诚信大道与金济河交汇处,有三棵树龄在50年以上的杨树,在修诚信大道时,对这三棵树的“伐”与“不伐”两种意见曾有过激烈的争论,最后还是把大树保留下来的意见占了上风,因为大树也是城市的居民,在见证城市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留下了绿色的记忆。尊重树的居留权是文明的表现。此后,金乡县形成了一条规定,新规划道路和建筑与现有大树发生冲突时,要给树让路。
对城市树木如此尊重,带来的是全县绿化的大提升。金乡县按照“街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城市园林化”原则,启动老万福河、大沙河、金马河等河道及沿岸整治,形成了大绿地、大湿地,加快构筑森林环抱、水系环绕、湿地相见的生态系统。这个县还大力推行立体绿化、立面绿化,所有道路、河湖、节点等实行“见缝插针、退硬还绿、拆墙透绿”,全方位进行绿化,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靓,在城区主要街道、单位凡能绿化的地方都尽量绿化,小面积的建成“邮票绿地”,大面积的建成休憩园,将一个个“绿色氧吧”建到群众的家门口。今年这个县城区新增绿化面积150万㎡,绿化覆盖率达到36%。24条河流、主干道两侧等重点区域启动了防护林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廊道。去年,金乡县城市新增绿化面积130万平方米,新增防护林5537亩,经济林4063亩,建设绿色通道42公里,新建农田林网3万亩,苗木花卉4000亩,创建市级绿化示范单位2个,市县绿化示范村10个。
小河的畅想
一座城市有了树就有了生机,有了水就有了灵气。围绕打造蓝天碧水,金乡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金乡县城乡一体化规划》,以“诚信蒜都、生态水城”为主题,凸显城水相依、水城一体的水乡风情。从2011年起开始治理金济河,先后投资2亿多元,从治理污水、生态绿化、挖掘文化、旅游休闲等方面将规划逐步落实。经过4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如今的金济河旧貌换新颜,一片全长6.8公里、面积150多万平方米的生态文化休闲区呈现在人们眼前。在该河两岸,还树立了数座金乡历代名人的雕像,使金济河真正变成了串联金乡几千年文化的历史长廊。
在金乡主干道文峰路一侧,曾经有一条雨污排水沟,大量的污水注入金济河,再加上两边群众时常向里面倾倒垃圾,每到夏季来临,蚊蝇纷飞,散发出恶臭,市民叫苦不迭。要建设生态城市,就要从源头抓起,金乡吹响治理的号角。2009年,金乡实施雨污分离,新城区排水管网全部实现了雨污分流,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总长度超过67公里,占整个城区排水管网的60%,至目前已建成配套排水管网140多公里;该县城区污水管网收集系统现已初步建成,收集污水范围16平方公里,城区污水收集集中处理率达92%。
建设生态城市,金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县拥有24条河道,仅城区就有5条,该县整合“五河九湖”优势,投资12多亿元,按照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园林景观、地域文脉形神兼备的理念,利用废弃的窑坑启动了高河平原水库风景区,同时依托两河交汇低洼处建起了金水湖、金济河、金鱼湖、金马河、长宁湖等湿地公园。由于沟河湖相通,污水变清水,死水变活水,水清鱼跃、鸟语花香成为了现实,环境变美了,空气也得到了净化,还为国家南水北调确保一泓清水向北京,打下了坚实基础。
绿巢的孵化
发展生态经济,更是金乡县建设生态城市的点睛之笔。筑“绿巢”,打造高端化工,实施“零排放”,是金乡防治工业污染的重要措施。在济宁化学工业园区,“零排放”得到了很好诠释。园区通过规划建设人工湿地等措施,可以完全废水零排放。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先排到水平潜流湿地,里面栽种的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可大量降解和吸收水中的COD、NH3-N,然后再排到生态稳定塘,利用其中的莲藕、菱角、鸢尾等植物进行水质中和稳定,当所有废水完成“湿地之旅”时,水质比取水源北大溜河的水还要干净。在园区规划伊始,这个县就对高污染企业实行“一票否决”。目前已有40多个投资额在100多亿元的项目,因不符合环保要求和产业规划而被拒之门外。
金乡是大蒜之乡,常年种植60万亩左右,上千家大蒜深加工企业是该县富民强县支柱。为使这一产业健康发展,该县积极探索治理污染与资源再利用新途径,2010年关停了268家废水排放量高的初级蒜干加工厂,消除了全县最大的污染源;聘请专家教授,经过半年的反复试验,研究成功了《蒜片加工废水的M—M1T多级处理及综合应用的新技术》。这项技术采用国际先进的分子印迹分离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结合传统的物理处理方法,对大蒜加工废水进行多级分离处理,不但实现了废水循环利用,解决了制约大蒜向精深加工业进军的诸多难题,还可以提取大蒜素、大蒜多糖,并使全县形成大蒜———蒜片(蒜粉)———大蒜素———大蒜多糖———大蒜医药(包含保健)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与此同时,金乡充分利用大蒜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包括大蒜秸秆、大蒜皮、大蒜叶以及提取精油后的大蒜渣等废弃物,在北京科技大学支持下,研发出一个利用大蒜废弃物的方法———制造生物吸附剂,即为大蒜提高了附加值,延长其生产加工链条,同时变废为宝,也为治理重金属废水污染等国家亟待解决的难题提供了参照。
金乡这一切的变化,使得原籍胶南现在金乡邮政局工作的张金荣感慨万千。她说:“我在这儿工作21年了,前18年看着金乡我总想着劝着丈夫回胶南,在那边还买了房子,为这俺俩没少拌嘴,可这三年,咱金乡城市变大了,变美了,还有了大都市的味道,还回啥胶南啊,金乡就是俺永远的家。”
新闻推荐
本报金乡讯(通讯员张红运张辉)经过县级申报、市级审核、省级竞争性复核等申报程序,金乡县成功入围省级“乡村连片治理”试点县。据介绍,纳...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