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邦田
阳春三月,春风拂面。伴随着上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金乡县胡集中学学生李晓明(化名)收拾好书籍,随着喧闹的同学走向教室后面的食堂。在校期间,李晓明用每学期300元的救助金每天在学校里吃一顿富含营养的午餐。作为胡集中学24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一,李晓明对学校的午餐很满意:“比在家吃得好,有荤有素,很合口味。”
学生的健康状况不仅关系着一个人的人生,也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为进一步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济宁市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市政府专门印发了《关于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并列入教育民生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李晓明成为了济宁市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直接受益者之一。
李晓明的补助标准是按照市政府《关于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而确定的。根据《意见》,全市营养餐补助范围为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在校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的学生)、低保家庭学生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范围不少于在校生总数的15%。在校孤儿按每年365天补助,每生每天补助10元;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按每年在校200天补助,每生每天补助10元;低保家庭学生及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每年在校200天补助,每生每天补助3元。为改善学生饮水就餐条件,农村中小学配备热水炉、保温桶,解决了学生喝热水问题。为保障学生健康饮水,针对部分农村地区水质较差的状况,统一为农村中小学配备净水设施。为推进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解决“有米无锅”的问题,对中小学改善食堂进行补助,每完善一处食堂,市政府奖励每所初中5万元、每所小学3万元。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营养改善始终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市委、市政府对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和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多次就此作出指示,要求全力把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办好。副市长张继民多次深入学校和学生中进行调研,协调解决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县均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教育、财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营养改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工作办公室。各学校把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实行校长负责制,切实承担起具体实施相关管理责任,建立了校长自费陪餐制等一系列制度。为严格困难学生认定,营养餐补助学生信息实行实名制管理,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低保家庭学生由县级民政部门审查认定,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学生本人申请,经所在村(居)委会审查盖章、所在学校审查确认;建立健全营养餐补助学生实名制信息。2012年秋季学期,全市认定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600名,特殊教育学校学生1241名,低保家庭及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3.5万名,受助面达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16.2%。为确保补助资金真正用于学生改善营养,学校有就餐条件的,将补助资金打入学生就餐卡或以饭票形式发放学生手中;学校暂时没有就餐条件的,为学生统一办理营养餐银行卡,直接将补助资金打入学生卡中,用于学生营养膳食补助;学生营养餐补助资金按学期下达,学校按月发放。为确保食品安全,各级始终坚持把食品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严格监管和检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坚持食堂从业人员体检制度,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为杜绝截留、挤占和挪用,学生营养餐资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补助资金足额用于为学生提供营养餐,实行专账核算。同时,建立营养改善计划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采用随机抽查、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等方式,对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据统计,2012年秋季学期,全市共投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餐补助资金4513万元,其中市财政承担3041万元,受惠学生13.8万人,有效保障了学生健康成长。2012年,全市完善了269所农村中小学食堂建设改造,奖补资金1149万元。2013年春季学期,全市共投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餐补助资金4461万元,其中市财政承担3004万元,受惠学生13.8万人。“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下一步,市教育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在落实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同时,积极探索实施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补助,确保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广大学生尽情沐浴市委、市政府民生政策的阳光,充分享受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市教育局局长闫志强满怀信心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金乡讯(通讯员张红运张辉)经过县级申报、市级审核、省级竞争性复核等申报程序,金乡县成功入围省级“乡村连片治理”试点县。据介绍,纳...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