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见习记者曹俐实习生唐婉茹通讯员高传强
“张大娘,快点啊,音乐已经响起了!”“好嘞!马上就来!”随着大鼓、二胡等乐器的响起,金乡县兴隆镇席楼村沸腾起来。每当夜幕降临,全村老少都聚集在村头文化广场,你弹琴来、我跳舞……原本冷清的小广场瞬间热闹非凡,不知从何时开始,吃完晚饭,大家伙都主动的来到文化广场,全村人欢聚一堂,唱歌、跳舞已成了全村人晚饭后的必备消遣项目。
老书记组织大家“乐”起来
“你看我们这些排练用的大鼓、葫芦丝、二胡,都是高老师免费提供的,这些音响也是高老师自掏腰包买的,花了1000多元钱呢!”说起如今日渐成熟的文化广场,村民们对老书记高广丽赞不绝口,之前一些持观望态度的村民,在高老师的动员下,也主动加入到舞蹈队中。
68岁的高广丽曾是村里的老书记,自从2006年退休以来,他就开始组建村里的文化广场。他不仅主动掏腰包购买乐器,为村民添置演出服装,还自编演出曲目。农闲时,他将村里人组织起来,大家伙一块儿唱歌、跳舞,村里的业余生活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自从村里有了自己的舞蹈队,大家晚上休闲有了好去处,不仅锻炼了身体,村里人更团结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大家可高兴了!”高广丽说,之前,每当农闲时,村里人就打牌,为此还滋生了不少矛盾。
张大娘是舞蹈队里年纪最大的村民,今年已经65岁了。“自从加入到舞蹈队,感觉自己变年轻了,身体也越来越硬朗,之前干活累出来的腰酸背疼的毛病,现在不用吃药不打针,病全好啦!”张大娘说,在农田里干活的时候,脑子里还都想着音乐节奏,有时还会不自觉地跳起来呢。“有时候,一听到音乐响起了,晚饭还没吃完,端着碗就往广场上跑,生怕大家把我落下。”
巧媳妇带领大家“舞”起来
28岁的孙小艺是从邻村嫁到席楼村的媳妇,从小能歌善舞的她带领着村里人排练了许多舞蹈,是大家公认的“巧媳妇”。“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舞蹈,自从村里成立了自己的舞蹈队,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管是扭秧歌,还是青春洋溢的广场舞,大家跳的舞蹈曲目都是她编排的。“小艺很聪明,舞蹈都是她自己从电脑上自学的,然后再自己编排,然后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给我们。”舞蹈队的队员周素云说,现在大家都养成了习惯,只要一听到音乐响起、鼓声敲起,都匆匆忙忙从家里跑出来,再忙再累也不耽搁。
自从舞蹈队成立以来,全村的老老少少都积极参与其中,到目前为止,已经参加了几十场文艺演出。据孙小艺介绍,现在,舞蹈队不仅在自个儿村里跳,还走了出去,临近的李楼村和唐楼村的村民都主动来席楼村专门学习跳舞。有时孙小艺还会到其他村教跳舞,“距离席楼村40余里路的鱼山镇的村民晚上专门开车过来学习跳舞,跳到10点多才回去呢。”
孙小艺说,虽然现在村里的舞蹈逐渐走上正轨,在外村有了一定的名气,但还是希望向一些知名度高的舞蹈团队学习。“希望能将我们成功的经验推广出去,也希望能借鉴其他舞蹈队的成功经验,让村里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愿景:办一场村里人自己的春晚
虽然现在席楼村的舞蹈队已是小有名气,但大家伙对舞蹈队的发展还有更大的期望。高广丽说,希望村里的舞蹈队能有更多“走出去”的机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席楼村有个舞蹈队。“由于我们村的地理位置较偏僻,之前连同一个镇上的人都不知道有我们席楼村的存在,自从有了舞蹈队,大家开始慢慢地注意到我们村了,村里的知名度也在逐渐提高。”“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们的舞蹈队可以到市里、省里的电视台演出,甚至是中央电视台,能参加《星光大道》更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村的舞蹈队。”谈起舞蹈队未来的发展,村里人都有着雄心壮志和满心的期待。一位村民说:“或许我们没有专业的音响设备,舞蹈水平距离专业的水准还稍有差距,但我们都有一颗不服老的心和对生活的热爱。”办一场属于我们席楼村自己的春晚,这是目前席楼村的村民们共同的愿望。
舞起来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刘贺———被馅饼砸晕的皇帝■任小行提起刘贺,还得从其倾国倾城的奶奶李夫人说起。李夫人名字无考,只知其兄一...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