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鑑自幼聪颖一朝高中胡汝桂自幼聪明颖悟,至今金乡县流传一则有关他的“砖头上摆豆腐”的故事。胡汝桂的开蒙老师是位60多岁的老童生,因为胡家看他牙齿不好,每顿饭都给他炖豆腐或煎豆腐吃,天天如此,老先生就吃腻了,可是又不好意思明说。有一次,吃罢了饭,老先生就把一块豆腐放在砖上,东家来收碗时看见了,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便在胡汝桂放学回家后问胡汝桂。胡汝桂说:“先生准是不爱吃豆腐了。”他父亲问:“你怎么知道?”胡汝桂说:“你看,豆腐放在砖上,不是明明说咱家专给他豆腐吃吗?”父亲说:“那你说给他换什么菜好?”胡汝桂说:“我看下顿菜就炒豆角吧。”父亲问:“为什么?”胡汝桂说:“这几天先生老是给我们讲两只山羊过桥,互不相让的故事,那不是斗(豆)角吗?”
胡汝桂勤学好问,理解力强,又多好联想突发奇问,常常所提问题老师不知如何回答,难倒老师,人多称奇。父亲胡洞知道以后也沾沾自喜,为让儿子得到良好教育,多次为儿子更换老师。胡汝桂在名师指点下,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参加丙辰科科举考试,殿试获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141名。
为政清廉执法严明胡汝桂进士及第后初授行人司行人,行人只是九品官员,负责传旨、册封等事务。胡汝桂不计较官位高低,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三年任职期满,经考核合格,有司议选部属台省。所为台省,一般为中央核心部门,如尚书省、中书省及御史台等。唐代宰相张九龄曾于唐开元三年提出“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选官原则。在明朝入选台省一般要30岁以上,胡汝桂所以以自己年龄不够为理由而推辞。有司为此征求意见,他表示愿去刑部,理由是:刑部读律可以知政,淡泊可以养心。于是授刑部湖广清吏司主事。因其为政清廉,执法严明,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二月升为从七品征仕郎,官任刑部湖广清吏司署员外郎事中书舍人。胡汝桂仅三年时间就官升三级,有此殊遇,他更加勤奋,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政声卓著,接着升为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吏部是六大部之首,按天地春夏秋冬的排列,吏部称为天官,它是人事任免的重要机关,所以吏部尚书又称为大冢宰。吏部既然是掌管人事的,一切官吏的升降、赏罚、任免都要吏部掌管执行。胡汝桂所在的文选清吏司负责主管了解调查考核官员的优劣,为升降赏罚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各级官员十分关注这个机构,跑官贿赂送礼者可谓门庭若市。胡汝桂一上任就严格约束自己:不吃请,不受贿,亲朋相会不谈政事,所有请托一概谢绝。对自己分管的事务严肃认真,不论亲仇优劣均如实奏报。由于胡汝桂身体力行,亲友、同寅都不敢以私情相托,就是他的顶头上司也不敢嘱以营私。很快由奉政大夫改为太常寺少卿。
仗义执言不计得失胡汝桂在京任职时了解到海瑞、杨继盛等品行耿直、忠于大明、指责权贵从不讳言,因公常与之来往,在海瑞蒙冤下狱时曾仗义执言,上书为之辩怨,并不计较个人得失。兵部武选司杨继盛因奏劾权臣严嵩十大罪状下狱被杀后,胡汝桂因公路过容城,不顾人们劝说写了祭文亲自到杨继盛的坟前祭奠,以抒发自己的闷气。胡汝桂不怕凶险祭忠魂受到了人们的赞颂,也被严嵩的党羽报告给严嵩。胡汝桂回京师后严嵩欲杀之,由于查不到他的劣迹,没有借口,却胁迫吏部叫胡汝桂停职回家听候处理。
胡汝桂回家以后,足迹不履公庭,服食俭约,创立义仓以赈宗族邻里。在其家南建屋治园,长独居其中,取名懒云窝,并赋诗以记之。闭门读书,不问政事。著有读易杂言《河图解》和诗文《绿荫集》、《当几录》等,参与创修了《金乡县志》,并为之写了序言。他的著作于民国十三年被其后人胡亦何整理为《泗津遗稿》石印成册。
胡汝桂在家闭居了十八年,从没有因私事到过官衙。他没有为亲朋所托去通关说情。严嵩事败后,朝廷诏其回京,但他已于此前病逝,享年57岁。
朝廷念胡汝桂忠直有功,下诏在金乡县东门大街立一座石牌坊,上书“天官大夫”四个大字,以彰显胡汝桂为官时的功德。
胡汝桂,字芳甫,号泗津居士,济州金乡县(今山东省金乡县)县城东南胡老家人。父亲胡洞,家境殷实,对儿子管教极严。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苏茜茜春节的滋味还没有褪去,元宵节的味道紧跟着年的脚步就来了。童年的元宵节伴随着香甜的元宵、好看的花灯以及...
金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乡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