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金乡讯(通讯员王伟韩洪波)今年以来,金乡县以创建国家级千亿产业园区为统领,以三大工业园区和十大镇街创业园为主战场,提出“四个突出”,强力推进工业经济提档升级、加速崛起。1至4月份,金乡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1.42亿元,同比增长21.92%;完成利润总额4.18亿元,同比增长47.0%;完成利税总额5.81亿元,同比增长55.94%,三大财务指标同比增幅均位于全市前列,为实现“双过半”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突出“现实增长点”,进一步提升经济总量。把企业作为“现实增长点”,实施“五个一对一”服务专项行动,对照各镇街、园区年度计划,用好责任倒逼机制,实行“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确保目标进度不落空、阶段任务不欠账。同时抓好产业提升和发展,围绕新兴产业实施新材料、新能源培育工程,全力推进凯赛生物、鲁晨芳纶新材料、梅亿电动汽车等龙头项目建设,加速形成新兴产业集群规模;围绕传统产业抓好提升,规划建设轻工产业园、辣椒产业园、烘焙食品产业园、生物技术产业园等一批“园中园”,提升煤化工、机电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四大传统主导产业。
突出强企培植,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深入开展“1351”企业培植工程,编制重点企业三年行动计划,一企一策帮扶推进。同时,制定“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的保障机制,推动优惠政策、优质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推进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向重点企业集聚,引导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联营联合、参股控股等形式,组建企业集团,支持龙头企业加强与国内外500强、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对接合作,实现提档升级。
突出项目支撑,进一步提升工业增量。把项目建设作为增投入、扩增量的重要载体,按照“续建项目要竣工、在建项目要进度”的要求,以大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为平台,统筹安排、分线作战,以更大的力度加快推进。尤其是对列入“双百工程”重点推进的116个工业大项目,实行“一号工程”重点推进制,严格落实责任包保、排名通报、承诺问责等工作机制,“定人、定责、定时”,确保丹化乙二醇、盈德气体、中纺大蒜深加工等项目上半年开工建设。
本报嘉祥讯(通讯员张以萌陈程薛海波)今年以来,嘉祥县以实施系列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至5月份,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23亿元,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73亿元,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0.8亿元,同比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1200万美元,同比增长38.2%。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成立了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社会民生、生态建设等12大指挥部,共实施重点项目156个,其中,过亿元产业项目51个。益大针状焦、山东晨光胶带矿用输送带等8个项目即将投产达效;宏阳煤矿、济宁联合纸业年产30万吨特种纸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扶持壮大了孟姑集机械、大张楼板材、老僧堂纺织等乡镇传统产业,手套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不断加快。
招商引资形势向好。全面强化招大引强,1至5月份,嘉祥县实际到位市外国内资金20.84亿元,占年度目标的41.60%,同比增长20.95%;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个,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个,即总投资23.5亿元的石雕文化产业园项目;目前,全县在谈项目132个,总投资397.6亿元;合同项目31个,总投资77.91亿元,总投资15.6亿元的世纪阳光科技产业园精细化工项目正扎实推进。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基础更加巩固,第一期千亿斤粮食工程已通过省验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扎实推进,全县80.5万亩小麦喜获丰收,实现夏粮连年增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第三批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正在扎实推进;标准化种养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工业生产基本平稳,全县规模企业达到127家。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1至4月份,第三产业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88万元,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达到41.92%,超过第二产业10.76个百分点。积极开展全县企业主辅业务分离及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分离、培育的服务业企业共306家,其中分离企业121家,新培育企业185家。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韩洪波时光近年来,金乡县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把煤化工产业发展作为全县工业经济的重中之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了济宁化学...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