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韩洪波郭海波
家住金乡县胡集镇董庄村董庆发,年初的时候收到一张“民情联系卡”,卡片上面印有县委政研室副主任荆太峰、县委办公室综合室干部宋文博、县委政研室干部魏海龙和东孙楼管区副主任孙东典等数名干部的名字及联系电话。“县里、镇里的干部来家里给了我卡片,当时说以后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咨询的问题,可以打电话给他们。当时确实感到很意外,一辈子本本分分的老农民政府也这么重视。”董庆发说,由于腿部有残疾,家里的生活来源以养羊和种地为主,较为困难,如今申请了残疾人生活补贴,生活有所好转,这让他感慨万千。
据了解,2013年伊始,金乡县从县直部门单位选派了13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科级领导干部担任各镇街工作队队长,选派了105名素质过硬的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全县4100余名机关干部共联系639个行政村17万户农户,真正做到了干部与农户全覆盖。同时,又选派全县432个医疗小组,由1名医生和1名护士或其他医务人员组成对口联系1个行政村,至少与10户有病人的家庭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有事找干部,村里的不行,找镇里的,镇里的不行,还可以找县里的。”董庄村党支部书记董小龙通过村里的大喇叭向260多户村民,介绍了包村的数名县乡村干部。
今年以来,金乡县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全县各级干部提出新的考量,要求把全县所有的户再走访一遍,了解到群众的期盼是什么?群众的问题在哪里?群众的想法是什么? “对入户走访活动开展不力的,要根据作风效能问责办法和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该停职的停职,该处分的处分。”金乡县委有关负责人说。“水也没多用,可1个月的水费接近以前2个月,真搞不懂。还有,我们村停水是家常便饭,麻烦死了。晚上村里漆黑一片,老王前几天出门摔倒住院了,要是村里能安上路灯该多好啊!”县交通运输局驻卜集镇辛王村工作组在入户走访时,几乎家家都提到了这样的问题———吃水难、晚上出行难。工作组了解情况后,县交通运输局积极筹措资金20000元,村民自筹10000元,村民吃水问题将很快得以解决。同时,为解决村里晚上出行难问题,工作组积极协调,筹措上级资金为村里安装路灯30多盏,晚间出行难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包村干部就是好啊!没有他们我们的吃水问题决不会解决的这么快,老人孩子晚上出门也放心啦,我们心里舒坦。”村民辛建国说。严格的要求换来了过硬的作风和为民服务的实效,一串串数据正是包村工作业绩的凝聚和概括。截至目前,联户干部共为群众捐款捐物折合资金576万余元;新修道路57公里,新挖沟渠160公里,新打井80眼,安装路灯3284盏,新建文化广场1.9万平方米;开展各类培训120场(次),受训农民1.8万余人次;协调发放农村小额担保贷款256万元。
很多群众也反映,基层干部“上来说说”的少了,领导干部“下去转转”的多了;职能部门“坐堂问诊”的少了,到田间地头“出门会诊”的多了;下基层规矩多了,过去常见的喝得脸红脖子粗现象少了;刁难群众、吃拿卡要的少了,热情服务的多了。这些变化让群众感受到了包村联户工作不是走形式,是把党的温暖和政策送下去,把问题困难汇聚过来,解决后再反馈回去。今年以来,通过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面对面”征求意见,全县共收集到教育医疗、困难救助、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问题和意见建议6900余条,其中联户干部直接在村居解决5800余件,县直部门单位和镇街层面分级解决近1020余件,县级层面协调解决70余件,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
新闻推荐
本报金乡讯(通讯员张红运张强)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年度审批结果显示,近日,金乡县又有22家工业企业获准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截至目前,今...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