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第二勤廉巡查组巡查卜集镇期间,工作人员接到一位老党员的电话,反映辛王村的书记辛某“压榨百姓”,但当工作人员询问具体情况时,对方却轻叹了一口气说:“算了,乡里乡亲的,我只是看不惯,不说了……”工作人员最终打消了举报人的顾虑,让他说出了辛某截留侵占危房改造补助款8000元的经过。问题线索移交后,办案人员很快查清了违纪事实,辛某的行为构成侵占错误,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返还当天,当事人颤巍巍地接过8000块钱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紧紧握着办案人员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纪委!真没想到这个钱还能要回来!”
为破解基层纪检力量薄弱、执纪监督乏力的难题,推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市纪委于今年4月在全市11个县(市、区)纪委推行了“联合监督执纪”工作模式,通过设立联合巡查组、联合办案组、联合监督检查组,有效整合基层纪检力量,深挖潜力、激发活力、凝聚合力、增强效力,解决当前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弱化、虚化、空心化”的尴尬困局,形成对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围追堵截之势。
攥指成拳高擎利剑
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或多或少都曾遭遇过基层办案面临的“困局”:“一个单位就这么多人,不少都是多年的感情,处理谁都是得罪人,真是不想办案;而且我们自己办自己单位的案子也放不开手脚,阻力太大,不敢办;再者,现在我们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力量相对分散、力度不够,想办案也办不了……”
乡镇和县市区直部门基层纪检力量薄弱、监督执纪乏力,一直是困扰着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软肋”。“三转”前,乡镇纪委和县市区直部门纪检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纪检工作上,纪委书记分管工作多,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上的时间少。“三转”后,尽管主要精力放在主业主责上,但又感觉基层纪检力量势单力薄、手段单一,缺乏执纪办案人员,并且被人情关系包围,监督执纪抹不开面子,工作不知如何着手,产生不想监督、不能监督、不敢监督的思想。而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小官贪腐”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易发多发,人民群众对基层干部作风反映强烈,全市每年查处的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数量占全市查办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数量的60%以上。
要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就要破解基层纪检干部监督执纪难这个“瓶颈”问题。市纪委针对乡镇纪检工作多年来存在的问题,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人民群众最盼望的事情做起,加大“小官贪腐”查处惩治力度,解决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他们按照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集中指挥与分线作战相结合的原则,在保持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机构、编制不变的情况下,以县市区为范围,打破部门区域划分,由县市区纪委监察局综合调配统管派驻机构干部和乡镇街道、未纳入统管的县市区直部门单位专职纪检监察干部,立足监督检查、纪律审查、重点巡查三项职能,成立“联合巡查组”、“联合办案组”、“联合监督检查组”,下设若干小组,统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同时,联合监督执纪纳入县市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体部署,在县市区纪委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截至目前,各县市区参与联合监督执纪总人数1169人,其中统管派驻机构干部294人,乡镇街道专职纪检干部464人,未纳入统管的县市区直部门单位专职纪检干部166人,县市区纪委机关干部211人,其他人员34人;组建联合监督执纪工作组167个。同时,为使联合监督执纪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督导考核措施,确保对监督执纪对象存在的问题发现到位、反馈到位、整改到位,对违纪违法行为处理到位。
消除群众心中的“问号”
据市纪委负责人介绍,联合巡查组主要对乡镇街道和县市区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巡查。县市区纪委监察局研究制定巡查办法,综合各方面情况,提出每轮巡查的单位,实行“一次一授权”,指定联合巡查小组。由联合巡查小组深入到乡镇街道或县市区直部门开展巡查。巡查工作实行组长负责制,联合巡查小组组长对本小组巡查工作负领导责任。联合巡查组主要履行对被巡查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执行党的纪律、廉洁从政、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进行了解;对被巡查单位作风建设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进行了解;发现并上报被巡查单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针对巡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按程序反馈,督促整改落实。
巡查工作坚持突出重点,盯住重点人、重点问题、重点事,竖起耳朵去听,瞪大眼睛找问题。通过座谈、民主测评、受理信访举报、明察暗访、收集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被巡查单位开展集中巡查,形成巡查工作报告、向巡查对象反馈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回访检查,同时将问题线索移交相关职能室。针对巡查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巡查组督促被巡查部门单位认真查找制度和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漏洞,加强建章立制工作,固化巡查成果,切实发挥巡查的震慑、遏制和治本作用。今年上半年,嘉祥县第五联合巡查组在梁宝寺镇巡查期间,接群众举报后集村“两委”虚列工程款用于吃喝招待,发现全县部分村存在“三资”管理不规范、村级账务往来记账不及时、坐收坐支等现象,县纪委向县委提出在全县开展一次农村“三资”清理清查专项整治活动,县委根据建议在全县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清理清查活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出让管理办法》等制度。活动中,共查处乡镇、村干部侵占村集体资金、贪污惠农资金、套取国家补贴等案件15起,给予党政纪处分24人,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截至7月份,联合巡查组共巡查单位91个,发现问题线索879个,提出意见建议760个,制定整改措施726个,移交问题线索66个,立案并查实13个,处分人数7个,追缴违规资金41.08万元,挽回经济损失40.89万元;联合办案组共初核问题线索478个,立案328个,其中大案要案96个,结案206个,给予党政纪处分209人;联合监督检查组共开展监督检查142次,发现问题线索164个,查实84个,问责处理55人,给予党政纪处分37人。干部作风有了转变,群众利益得到保障,打通了去往群众心里的“最后一公里”,消除了群众心中的“问号”。
突破“困局”激发热情
一位参与过联合监督执纪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说:“通过联合监督执纪,我真切感受到了纪检监察系统是一家,工作起来感觉腰杆更硬了、干劲更足了!”
市纪委推行“联合监督执纪”工作模式实现了基层纪检资源的整合聚力,提升了监督执纪效果,加大了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的力度,变“单兵作战”为“团队协作”,有效地破解了基层监督执纪力量薄弱、解决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不力问题,强化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效调动了基层纪检干部的积极性,推进了“三转”深化,解决了不愿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的难题。联合监督执纪打破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在乡镇、部门、派驻和委室之间的划分,突破了纪检监察干部岗位履职界限,实行“交叉巡查监督、异地办案”,有效解决了乡镇纪委和派驻机构纪检干部长期一地工作,交往多、熟人多,履行纪检监察职责有顾虑,工作放不开手脚,监督同级党委力度弱,监督执纪问责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联合监督执纪过程中,增强了纪检干部的集体归属感,强化了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热情。
与此同时,“联合监督执纪”增强了乡镇党委、县直部门党组(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大了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纪检组)的领导,促进了乡镇和县直部门纪委(纪检组)聚焦中心、突出主业,进一步改变了基层部门单位党委(党组)对主体责任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的状况,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落实。此外,联合监督执纪过程不仅是培养干部、锻炼干部的过程,更是识别干部、检验干部的有效途径。在联合执纪监督工作中,坚持职务、级别、年龄、专业和岗位特点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实行“机关带基层”、“老手带新手”,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专家授课、集中培训、以案代训等方式,快速地提升了纪检干部业务能力,成为一个传导压力、帮助提升、带促履职的过程。
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只有攥指成拳才能把反腐败这把“利剑”举得高、抓得紧、落得准!
新闻推荐
本报金乡讯(通讯员徐兴柱)近年来,金乡县创新建设群众文化活动体系,在乡村积极开展精神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提升了农村群众的文明素质、改...
金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乡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