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县小安山镇祝庄村位于梁山县城西北部,1941年,祝庄村18名民兵为掩护群众转移,与日伪军展开了殊死战斗,壮烈牺牲。近日,笔者来到小安山镇祝庄村,探访年幼时目睹日本侵略者在家乡烧杀抢掠的暴行的村民祝学远,听这位90岁的老人讲述18名勇士的英雄故事。
1941年夏初,正值麦收之际,驻泰安、菏泽、郓城等地的日、伪军1000余人,到梁山县小安山一带,企图一举消灭住小安山保卫麦收的县警卫连和民兵,以便抢夺粮食。
6月6日,天还没有亮,祝庄村的民兵像往常一样在地里保护群众麦收。刚吃过早饭,放哨的民兵就发现了日军的便衣队,民兵队长祝贵合一声令下,率领30名民兵投入了战斗。民兵们一阵猛打猛冲,便衣队抵抗不住,随即掉头逃窜。
天近半晌,接到便衣队报告的日伪部队,从三个方向合围攻击祝庄村民兵,形势十分危急。队长祝贵合当即决定留下18名民兵阻击敌人,其余民兵保护群众转移。
群众安全转移后,18名民兵已遭四面包围。利用战斗间隙,民兵们迅速撤到村内,占据南北两个炮楼,集中火力,狠狠打击扑上来的敌人。战斗越来越激烈,日、伪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为了加强火力,有效地打击敌人,民兵队长祝贵合果断决定,全部民兵集中到村南的炮楼上。
下午2时左右,固守炮楼的18名民兵,已打退日、伪军十几次冲锋,毙敌26名,打伤数十名,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民兵队员也牺牲了13人。队长祝贵合的右手被打断,腿也被子弹穿透,但他咬紧牙关,坚持指挥战斗。日、伪军伤亡惨重,仍无法夺下炮楼,便向炮楼里施放毒气。幸存的5名勇士因中了毒气,口鼻出血,两眼流泪,失去了战斗力。敌人乘机抢占了炮楼,5名民兵被俘。
5名民兵被俘后,宁死不屈,痛骂日、伪军。日、伪军用遍种种惨无人道的手段,甚至挖眼割耳,都无法使勇士们屈服。敌人将祝贵合的锁骨穿透,系上绳子,拉到村里,又用刺刀穿透胸膛,放火烧死。其他4名民兵,也先后死在了敌人屠刀之下。日、伪军还烧光了村里的所有房屋,村里家禽和牛羊牲畜抢劫一空,大车、树木、粮食等能带走的全都带走,不能带走的全部烧光。敌人退去后,乡亲们陆续回到村里。人们看到那被烧焦的房屋,看到18具尸体,痛悼烈士,憎恨敌人的惨无人性。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惨烈的一幕,也将永远铭记这18位勇士的名字。他们分别是:祝贵合、祝学明、祝贵金、祝圣居、祝圣让、祝贵芳、祝有余、祝圣印、祝学才、祝由海、祝学稳、祝贵斌、祝圣谟、祝贵秘、祝学功、祝贵江、祝学勤、祝学言。农村大众报通讯员闫宪民
刘继华
新闻推荐
农村大众报梁山讯(通讯员刘继华)村路通达,绿荫处处;村容整洁,一景一韵。这是笔者在梁山县梁山街道美丽乡村建设片区看到的景象。今年以来,梁山县实施省市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全县农村面...
梁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梁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