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梁山新闻 > 正文

让乡愁留得住活起来

来源:大众日报 2015-11-27 13:18   https://www.yybnet.net/

□孙先凯

近日,笔者去参观一家乡村记忆馆。馆内陈列了众多当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老物件,诉说着当年的生活故事。有一位小观众对“鏊子”很感兴趣,听完如何用它制作煎饼的讲解后,小朋友依然一脸茫然。这并不是因为讲解不够清楚,只是因为“鏊子”在当下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已经无法与后来的参观者建立直接的感情联系。在不久的将来,代表着乡村记忆的一些老物件可能就成为一个供人们参观、回忆的文化符号,随着岁月变迁而逐渐淡去。

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如何“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值得我们去思考。如果说“山”、“水”可以看见,那么“乡愁”则可能蕴含在一句句乡音、一种种民风民俗、一座座旧宅、一件件老物件之中。如何让乡愁留得下?今年山东省启动的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作出了很好的探索。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目的是通过利用公共基础设施,统筹全省县史、镇史、村史、红色文化、传统特色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完善县、乡、村三级历史文化展示体系,让“乡愁”找到栖息之所。

笔者了解到,留得住乡村记忆的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已经有105处民俗、非遗、乡村记忆馆工程正在推进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有专家指出了这样的问题: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的建设不宜太多,很多地方有着相似的地域文化,不能处处都建,建多了就会变得同质化,浪费资源。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工程的建设要按照“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精心设计、稳步推进”的原则,与博物馆、文化馆等现有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乡村记忆”工程设施等相结合,尽量不新建设施、不搞大规模建设、不搞重复建设,坚决杜绝浪费,积极稳妥加以实施。在笔者看来,如此,将“乡愁”寄托在历史文化工程所建的民俗馆、乡村记忆馆之中,至少为其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处。并且,科学合理地结合各地民俗风貌特点而进行的历史文化展示,能够为人们留下乡愁记忆中那一抹特色。

笔者前段时间去梁山县梁山民俗博物馆采访,以北宋乡风民俗、水浒酒肆、客栈和市井文化风貌为特点的博物馆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身着宋朝服饰的人们有的在划拳饮酒,有的在结拜聚义,有的在哼唱小曲……让人感觉一下子“穿越”进了水浒好汉们所在的宋朝时代。究其原因,原来是民俗博物馆以“活态”的方式进行运营。在这里,观众可以参与到酒桌上与好汉们划拳比试酒量,可以身穿宋朝着装在集市中流连,可以在聚义堂上向梁山好汉学习拳脚功夫,也可以身着汉服拍一组汉式婚纱照。在笔者看来,比起单纯的陈列展览,这种可以让观众参与进来的“体验式”展示方式,让博物馆更受人们喜欢。同时,观众也不再是“看一看、听一听”了事,通过亲身体验,对所展示的民风民俗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认知。如此让民俗“活起来”的方式,可以让人们对于乡愁的记忆更加直观,也更加深刻。

回到开始的乡村记忆馆,笔者在参观的时候也在思考。我们的乡村记忆要留给谁?留给曾经经历过乡村生活的人们,还是留给未曾经历过乡村生活的后来人?我想应该兼而有之。在笔者看来,通过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留得下我们的乡村记忆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但留得下的同时,也得让我们的乡村记忆活得下。这就需要有更多的方式去盘活这些展示乡村记忆的资源,如何进行“活态化”的利用将是需要我们思考的。仅仅告诉观众这是个“鏊子”还不够,如果现场展示如何使用,让观众参与进来,亲手使用“鏊子”做一次煎饼,这样的乡村记忆将会更清晰、更深刻。

新闻推荐

两车追尾梁山消防火速营救

□记者尹彤通信员杨辉孔报道本报梁山讯5月9日凌晨4时45分,梁山消防大队接到报警称:位于220国道拳铺镇郭堂村附近,两辆挂车追尾,1人被困。接到报警后,大队立即出动救援力量火速前往...

梁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梁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乡愁留得住活起来)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