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仰浩通讯员朱国涛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本报发出倡议邀请广大市民一同分享关于戒烟的那些事。希望大家的建议或经验,能为那些正在为戒烟而努力的烟民提供帮助。记者专门就戒烟的问题采访了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专家。该科主任毕宁康告诉记者,吸烟主要是一种心理依赖,同时受周围的环境影响比较大,“吸烟诱发肺癌的几率虽然比较低,但是极易引起慢行呼吸道疾病。”
“戒烟是一种主动行为,和毒品不一样,毒品有生理依赖,吸烟纯粹是一种心理依赖。”毕宁康介绍道,这种现象在病房里看的非常明显,曾经有一位患气管炎的老烟民,在家里原来吸很多烟,但是在病房里却不吸烟,住上一个礼拜的院,一支烟不抽身体没有任何异样,原因在哪里呢?“医院的环境不允许他抽烟,”毕主任告诉记者,这是公共秩序、公共道德对其进行了约束。
吸烟是一种心理依赖,除了受自身意志力的影响,还与所处的环境有关。据毕主任介绍,前段时间一位烟民朋友去上海开学术交流会,这位朋友见所入住的宾馆里有烟灰缸,就习惯性地点了一支烟,但是在吸了两口这位朋友就从内心里不想吸了,以后七天的学习没抽一支烟。但是学习结束后在回家的火车上,这位朋友却忍不住在吸烟区点燃了香烟。“打牌、喝酒的场合下容易抽烟。”毕主任向记者分析,因为人脱离不了社会交往,在社会交往的过程时经常会接触到这种场合,于是很多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形,在酒过三巡之后禁不住朋友的规劝再次吸烟,而这时的理由往往是“明天再戒”,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着戒烟的成效。
记者获悉,虽然烟民众多,但是主动去医院戒烟的人却很少,除非是身体出现异样的时候才来就诊,而这些身体的异样有时病人自身根本没意识到,而是家人最先发现。前几天毕主任接诊了一位79岁的老人,她已经有近50年的烟龄,最近突然感到呼吸困难。“我问她是否经常咳嗽,她连连摆手,不过她的儿媳妇却说‘进门(结婚)之后就天天听到老太太咳嗽\’。”毕主任说,吸烟引起肺癌的几率不高,但是极易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最大的危害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而在患病之后,烟民却认为咳嗽、胸闷是吸烟的正常反应。
据介绍,戒烟不仅仅关系到呼吸系统,同时也关系到心内科、神经内科。香烟内的焦油和尼古丁都会对人身体造成损害。焦油燃烧之后的苯并芘是一种常见的高活性间接致癌物,它和肺癌有一定的关系。尼古丁对心脑血管有损害,吸烟的过程会导致血管的收缩,直接影响心肌供血、大脑供血。
如果您有成功的戒烟经验,如果您对公共场所戒烟有独到的见解,您都可以将这些分享给大家,本报也将择优刊登。
参与方式:1、发新浪微博@济宁晚报官方微博2、发邮件至jnwb2210000@163.com3、拨打本报新闻热线2210000
新闻推荐
这天,我们济宁晚报小记者团去了任城区公安消防大队参观。我满怀着期待,希望能现场体验逃生技巧,学习消防知识。走进消防科普基地,消防员叔叔首先向我们展示了两种灭火器...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