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苏玉/文刘传伏/摄影通讯员殷磊
在济宁外国语学校,有几位外籍教师。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好奇,他们到过中国的许多城市,他们又选择了在济宁做教师,和孩子们混在一起。
当记者来到济宁外国语学校时,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阳光体育课程。外教Debbi是国际班一年级1班的班主任,看着班上的孩子在跟着武术老师学打拳,Debbi也常常帮着老师给孩子们纠正动作,随后的阅读课上,Debbi引导孩子们进行文章的指读。在其他两个国际班里,外教Emma和Michael正通过做游戏等方式和孩子们进行互动,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授课。孩子们似乎并未受到镜头的影响,天真和随性在课堂上表露无遗。Michael的课上,一个学生甚至还用教学道具遮住了外教的眼睛,这在中国教师看来是“胆大包天”的事情,却不会惹得Michael生气,相反,记者却总从他那里听到“Good”这个充满了赞扬的字眼,午餐时,Michael还会陪着学生们一起吃饭。
课后的采访中,三位外教谈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和中西方教育观点的差异。在他们的眼里,中国的文化神秘而令人惊奇,Em-ma来自英国,Debbi和Michael 来自美国,和中国一样,这两个国家都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国家。Debbi告诉记者,她喜欢带有中国元素的物件儿,她家里挂着的红楼人物字画、桌上摆着的彩色瓷瓶,还有手上戴的一个中国龙头戒指,都是她从各地淘来的。Debbi喜欢苏绣,所以她特地买了布料针线学着刺绣,还给记者展示了她的绣功呢。
尽管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对于教育这项事业的无限热爱让他们相聚在了济宁。Michiael认为,在他所从事过的不同领域的工作中,没有一份工作能像教学这样,在智力、情感甚至是身体上极具挑战性、能让他充满成就感。Debbi也说,教育是一项充满真爱和快乐的工作。对于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他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学生勤奋刻苦,但缺乏思想的独立性,此外,中西方家庭对于孩子的培养模式和观念也存在不同。不过他们也发现,他们目前所接触的济宁外国语学校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一些探索精神,会通过和老师的争辩去找到正确的答案,并且有了小组合作意识以提高学习效率。
采访的最后,三位外教告诉记者,在济宁生活得很开心,因为这里经济发展迅速,医疗条件便捷,有独特的运河风景以及充满中国特色的商业街区,还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
Verygood!洋老师带给孩子最多的是鼓励
痴迷中国传统文化
“看我的龙头戒指!”
洋师傅和学生的关系平等融洽
笑容似乎一直挂在他们脸上
和孩子们一起吃饭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记者相启申蓝图绘就、目标明确、措施制定,现在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抓好落实,真正实现“十二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