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济宁供电公司首次利用配网自动化装置的智能技术手段,成功实现对一起隐蔽性故障的隔离、查找,排除了一处线路安全隐患。线路故障查找有了“智能机器人”,今后,安全供电更加有保障。
日前,济宁供电公司10千伏国道I线在5分钟内连续两次故障跳闸重合成功,给平稳运行的配电网造成冲击。接到调度指令后,配电运检人员沿线路,通过望远镜、测温仪等手段逐段查找故障点,但经过连续20多个小时、20多人次的查找,却始终没有找到故障点。
在进一步“会诊”时,有配电自动化技术人员提出“从客户智能分界开关中提取运行数据来判断故障线路或设备”的建议。大家分析后认为,这条线路虽然还处在调试阶段,没有完全实现自动化各项功能,但运行中的智能分界开关已经具备了对运行参数的记忆功能。于是,在设备厂家人员的配合下,工作人员对每台客户分界开关的运行数据进行了现场采集分析。仅用了20分钟,故障点就找到了。原来是一客户备用状态下的设备发生了故障,处在厚厚的水泥路面以下40公分处,所以不易查找。这是济宁供电公司智能配网建设改造以来首次利用其智能手段实现对隐蔽性故障的隔离、查找。随后,该故障被及时排除。(记者山进通讯员李军徐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婷)一年一度高考时,总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这里面不仅仅包括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更受到了一些社会人士的关注。帝豪汽车济宁吉美豪4S店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安全、快...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