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卫门口街里贾儒珍家族秘史

来源:济南日报 2012-06-08 14:10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周远

“市政府稍西沿小教场街向南,再往西就是卫门口街,这条街原是济宁卫的驻地,我国明朝为了加强军队的管理和建设,创立‘卫所\’制度,在京师和全国各地皆设有卫所,军事要害之地设卫,次要之地建所。5600人为一卫,1120人就是千户所了。济宁设有济宁卫,卫衙门就在卫门口街这地方,而卫门口街的街名就是这样来的。”记者日前在张培安先生所著的《图说老济宁》一书中查阅到了关于卫门口街的一些介绍,其中涉及最多的,就是一段贾家十四代先祖贾儒珍任济宁卫千总时,他们家族一段隐匿多年的秘事旧闻。

家有家规:

不可随意伤人

贾家祖居河北省唐县北店头村,祖上曾是一个大家族。贾家曾被推选参加过两次乾隆皇帝举办的千叟宴(第二次是在嘉庆朝乾隆任太上皇时),到十四代前后为最盛时期。一般大家族都有很严的家规,贾家亦如是。所谓家规,大抵上就是说:积德、行善、敬业、读书、诚实、忠厚,最主要一条就是不许随便伤人、杀人。

贾家可谓文武兼备,文有太学生,武有武举人。太学生就是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亦是最高级的生员,就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后了,而且还是在读国部级的博士后。家里出身最低的也是个秀才。门前有“武魁”金匾,还有拴马柱、下马石、旗杆桩等。到了贾家第十四代,出了个叫贾儒珍的济宁卫千总,是个六品的官职,可带兵1000人。

一时心恻:收留贼盗之后

贾儒珍在任卫千总期间,在运河上负责护送给皇帝各地进贡的宝物,在一次进京的途中,他们遭遇了一伙强人的抢劫。贾儒珍遂带领众兵士一起围剿,一场厮杀之后,盗贼弃船潜水逃遁。他便带领兵丁在贼船上搜索盗贼,最后在一处船桅缠绕的帆布中看到了一双小孩子的脚丫,兵丁们正搭箭要射时,被贾千总制止,让人上去将那对脚丫子拽了下来,一看,原是个12岁的小孩。原来,双方交战之际,这孩子未能逃脱,遂爬上桅杆,企图躲避搜查,却未能如愿,被逮到后,这小家伙浑可怜兮兮的看着贾千总。这让贾千总十分为难,按照常理,像这样的江洋大盗肯定是立斩处死,可贾见这孩子十分可怜,再加上家规有云:赶贼莫赶上。便悄悄的将这小盗贼带到府中,替自己做起了马夫。

消息走漏:送卿回乡居住

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很快就有人开始风传他窝藏江洋大盗,没办法,贾儒珍只好悄悄把孩子送回河北老家躲藏起来。这小孩儿虽说是江洋大盗的出身,却甚是可爱。小小年纪就习得一身好轻功武艺,在村子里,他没事就传授同龄的小孩练习轻功,因他能爬树上墙,身轻如猴,却又不知自己姓名,当地的村民就给他起个绰号,叫“猴子”。村里很多妇女都很喜欢他,再加上他又会表演武术,这些妇女就称其为:“猴儿轻”,后来他就将这“侯”做了自己的姓,又去掉儿化音,留个后字,名“卿”。他常帮当地村民干活,比如砍个柴、提个水啥的,女人们要是在河边洗衣服时,衣物被水冲走,他就会钻进水里,迅速的捡拾回来。

为避家祸:送子入商铺做学徒

可好景不长,某日,有人向贾家通风报信说:“你家里窝藏江洋大盗的事儿,上边有人知道了,马上要有人来查办。”闻此,贾家人十分惊慌,一边托人进京捎带了几箱银子打点主事的太监,好压下此案,一边赶紧将候卿送往归化城(今呼和浩特)中的自家商铺之中,做起了学徒。因这候卿会些个武艺,便在铺子里做起了保镖。再后来,贾家的商铺倒闭,他又自己开了间镖局,干起了保镖的买卖。因他武艺越发高强,在当地也有了些个名气,当地的蒙古族王爷很喜欢他,便聘请他做自己院子的保镖,护卫宅院,传授学徒,在当地成了个有名的镖师。

报恩:却无人敢收礼物

岁月在兵荒马乱中翻过,清朝灭亡后,民国建立起来,民国初的某一天,从内蒙草原上来了几十个人带着马匹、骆驼和皮毛来到了村子里寻找贾儒珍的后人。这时,贾家这个大家族早已分割成了十几个小家庭,来人自称是侯师傅的徒孙,说他们的师爷在世时,曾留下遗嘱,让他的继承人来河北省唐县报贾家的不杀之恩。说是在山东济宁没有被贾老爷处死,北店头村的老爷们又从旁护佑,这次,他们就是来给贾家的祖坟上香,给其后代送礼,以报旧日恩典。

这时候距离最初候卿被救之时已经过了十五六代人,当时候家为了避祸,对家族中人都不言及此事,而知道这件事情的,只有当家的主事人,其他族人一概不知。突然来了个报恩的,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遂向主事人多方求证。也有人想自家祖上确曾在济宁卫做过千总,这件事情应该是真的,因此,应该接受他们的礼物。但是主事人心中清楚,虽清朝虽灭,可现在的军阀中还有清朝权贵的势力,当时军阀混战,本就已经被盘剥的捉襟见肘,要因为这事儿再让人给敲了竹杠实在不值当的,因此全家合议之后,决定不承认此事,只跟来人讲是认错了人。这件事情,一直到民国后期,家族中人都还一直对外保密,不敢声张,以至后辈人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了,直到河北大学的原副校长贾泉河临终前,将此事告诉了济宁市地名办,这件家族秘闻才算昭白于天下。

话外篇:关于“口”的民谣

关于卫门口中的“口”字,记者还在文中搜集到了一个很有趣的风情民谣:

过了南门口,就是吉市口,吉市口,向西走,不远就是草桥口,草桥口,阜桥口,过去阜桥是坝口,大坝口,二坝口,坝口对着柳巷口,大闸口,小闸口,都是运河的古道口,申家口,戴家口,这是两家姓氏口,道门口,厅门口,卫门口,局门口,过去都是衙门口,学门口,石门口,龙门口,驴市口,一东一西俩水口,古城“口”字地名多,个个口字有来头。

新闻推荐

从荧屏“霸王花”到创业达人

点击查看原图■记者盖鸣霆实习生刘丽提起田雲娴这个名字,或许好多读者不知道她是谁,但是提起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视剧《女子特警队》里的“小山东”,估...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卫门口街里贾儒珍家族秘史)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