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记者张昭晖
2009年,年仅22岁的他刚刚大学毕业。怀着创富梦想,带着大学打工积攒下的3000元钱,郭超走上了创业的道路。时隔3年,郭超已经在家乡经营起近50亩的苗木种植园,年均净收入二三十万。6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郭超的家乡李营街道何岗村,此时,郭超正在地头“照料”一片3个月大的树苗。回忆起自己的创业历程,郭超告诉记者,其间他经历过挫折,也曾一度因对生意前景不抱希望而失落迷茫过,不过他还是坚强地挺了过来。谈及未来理想,郭超谦虚地说,他目前只想做好眼前事业,至于未来会怎样,路还得一步一步地走。
迈出创业第一步时,他重重地摔了一跤
“说实话,我们这个专业找工作并不容易,在临近毕业时,我们班的同学,没有多少人找到理想的工作。”郭超告诉记者,他在大学里学的是物流管理专业,在他看来,从事物流这一行,跟着别人打工,既累还赚不到钱,倒不如自己闯一下,兴许能闯出一片天地。随后,郭超将准备自主创业的想法向父母和盘托出,出乎郭超的意料,父母不仅没有反对,还给了郭超3000元钱作为“创业赞助费”。郭超对记者说,他在大学里靠打工攒下3000元钱,再加上父母给的3000元,他便用这6000元钱租了间门面,买了台二手电脑,做起了物流生意。“起初我还觉着,毕竟自己在大学里学的是这一行,就算是自己干,也应该不会太难,不过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时实在是太天真了。”回忆起那段经历,郭超坦言,他没有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困难,前两个月还能勉强保本,随后他的生意却是每况愈下。“记得当时我有20多天都没接到一单生意,当时真的是很着急,每天托朋友多方联系生意,电话一天打40多个……”郭超告诉记者,在坚持了7个月之后,第一次创业终究以失败告终。这对于初入社会的郭超而言,确实是个莫大的打击。
在短暂消沉之后,他将目光瞄向苗木种植
“赔了几万块钱,当时消沉了好几天,不想吃饭,也不愿意多说话,期间很多朋友劝我,让我找份工作安安稳稳地先干着,我也迷茫过,创业的信念也动摇了。”就这样,郭超在家呆了两个月,在和家人进行沟通之后,他决定涉足苗木种植这一领域。因为对于郭超而言,苗木种植是仅次于物流自己第二熟悉的行业。
郭超出生于“苗木之乡”李营,不少朋友都有苗木种植经验,而这些人都可以当他的老师。2010年国庆节前后,郭超向亲戚借了10万元钱,在村里租了11亩地,准备进行苗木种植。“其实那些钱是爸妈给我借的,在我最失落的时候,他们劝过我很多,叫我别灰心,遇到困难后,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
谈起刚“入行”的感受,郭超这样对记者说:“培土、栽苗、浇水、上肥……这些过程我从小不知看过多少遍,但真是到了自己动手实践,才发现光用眼睛看,基本上什么也学不会,必须跟着老师手把手地学。”据郭超回忆,他曾经连着15天吃住都在地里,回家后才发现,自己脏的像个泥人。
付出终有收获,他的生意已渐入佳境
从2011年3月树苗入土,到同年9月树苗长成,半年时光转眼即逝。郭超告诉记者,那年他收获了500棵大树、20000棵小树,收成还算说得过去。收获之后便是销售了,据郭超介绍,在此后的两个月内,他参加过几个苗木交流会,对于苗木市场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到11月中旬,郭超的苗木已预订出7成,这让他一下子赚了十多万。
这次的成功极大鼓舞了郭超的信心,之前生意受挫的心理阴影也一扫而空。2011年底,郭超又扩大了30亩的种植面积,准备在2012年大干一番。“我听别人说过,有些外地树种在济宁卖得很好,当时我就想去外地看看,一方面是买进树种,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一些种植经验。”之后,郭超开车去了趟河南,3天的时间,汽车行驶了两千公里,而在这3天里,郭超仅吃了3顿饭,这一趟下来,整个人瘦了五六斤。
郭超告诉记者,在把树苗运回济宁后,他又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这回买的苗子比较多,家里没地方放,只能先埋到地里,等到春天再挖出来种上。”由于天气寒冷,这批树苗有一部分没有耐得住严寒,被冻坏了。无奈之下,郭超又去了趟河南,赶在种植之前买进了一批,才没有让土地闲置。
眼下已进入6月,这批树苗也在地里长了近3个月的时间。对于树苗的长势,郭超充满了希望。“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了,如果不出意外,今年要比去年收成好。”
郭超还透露,他还打算再扩大50亩的种植面积。“以前经常听人家说,谁谁卖苗木赚了多少钱,自己也羡慕别人,可真到自己干才发现,赚钱真不是之前想的那么容易。”
谈到对未来的展望,郭超表示,他目前考虑的仅仅是踏踏实实地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至于能否成为“苗木大亨”,郭超对记者说,“未来是什么样,还得一步一步地走,对我而言,我只要对得起父母的期望,这就足够了。”
郭超在田间“照料”他的树苗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记者王乾新闻提示:他们是一群奋发向上的好少年,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你所关注的就是他们所关注的...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