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是一种可以感受却无法触摸的东西,不过,这种东西可以被我们发现,也可以被我们传播。每一家媒体和每一个媒体人,都应该融入百姓的生活,不仅要积极为他们寻找温暖,更要当一名称职的勤务兵,把更多温暖传播给他们。
用我们的笔去寻找感动的故事,那种工作叫发现;用我们的报纸诉说感动的故事,那种工作叫传播。“关注百姓福祉,担当社会责任”是我们的办报宗旨,“济宁零距离、生活全方位”是我们的办报口号。温暖不可能信手拈来,也不可能取之不尽,所以,我们并不甘心“发现者”和“传播者”这两种身份,为了能发现更多温暖,我们必须传播更多温暖,要想传播更多温暖,我们应该也必须学会“制造”温暖。温暖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传递博爱,播撒友善,给人以信心,帮人实现愿望。《济宁晚报》从创刊到现在,虽然还不到1岁,可我们并没有让自己局限于报道的层面,而是把这份报纸也当成了送出关怀和温暖的平台,这种态度永远不会改变。
为了发现温暖,我们报道采访了“背着婆婆改嫁”的高长青、“角膜女孩”平玉姣等等令人温暖的人和事;向英吉沙的学生募捐,为单身男女陆续举办的万人相亲大会,高招咨询会等等,这是我们制造的温暖。这些工作都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却为百姓送去了关怀和帮助,作为这种温暖的制造者,我们收获了一些欣慰,也收获了很多思考:我们还能为济宁百姓做些什么?还能为他们送去多少温暖?
(值班编辑济小宁)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记者刘利莎昨日,古槐街道北门社区的居民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10名大学生,这次他们来北门社区进行“...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