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记者苏玉
昨日清晨,久违的太阳露出了笑脸,一群可爱的“小红帽”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他们就是参加《济宁晚报》“暑期欢乐营”的报童。这群小报童中的大多数人是“00后”,别看他们年龄小,可是卖起报纸来却一丝不苟,那股认真劲儿着实征服了广大济宁市民。小报童们也战果颇丰,早早地卖光了手中的报纸,连发行员们也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自活动公告发出之后,包括本报小记者在内的诸多中小学生积极响应,纷纷拨打报名电话报名。在和家长的聊天中,记者发现,家长们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在暑假里得到锻炼,尤其要锻炼一下胆量和人际交往能力。小记者家长朱先生坦言,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儿,很孤单,《济宁晚报》组织的活动能够让孩子在校外认识更多的小朋友,可以互相做个伴儿,还能增长见识。
在人民公园,市民闫先生买了一份小报童的《济宁晚报》,然后坐在椅子上仔细翻阅报纸。他告诉记者,自己在等参加英语班的外孙下课,看见有小报童卖报纸,就买了一份,支持一下。“你们搞的这个活动很有意义,让孩子得到了锻炼,有机会的话,我也想让外孙参加一下。”
花絮
■记者苏玉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早上7点,就有几个小报童们来到了取报点等候,满脸兴奋,毫无困意。看到工作人员合报纸的动作非常娴熟,小家伙们惊讶的眼睛瞪得老大。
领取报纸的时候,小报童们强烈要求自己把报纸扛出去,几十份的份量可算不轻,他们却倔强地拒绝了家长们的帮忙。
拿到报纸后,报童们争相模仿工作人员的动作,小记者程凡腾一边忙活着一边念叨着,“把报纸的A叠打开,把B 叠放进去,你看多简单!”
卖报诀窍眼快嘴甜
“叔叔您好,买份报纸吧!”“爷爷,这是今天的《济宁晚报》,买一份看看吧!”我们的“小红帽”真是训练有素,礼貌有加啊!
上午8点30分,几个“小红帽”就飞奔到记者跟前,摊开空空的手掌,眼睛里闪烁着得意。记者颇为惊讶,“你们的报纸呢?”“卖完啦!”
当记者询问他们卖报的秘诀时,答案可真多。不过,记者替报童们总结了一下,那就是“眼要快”、“嘴要甜”,看到来往的路人,要瞅准时机主动出击,称呼一定要甜,这样才能最大概率的把报纸推销出去。
擦掉眼泪不怕拒绝
眼看着手中的报纸就剩10份了,小报童李昕蕾却好像遇到了“瓶颈期”。她连续问了几个路人,都遭到了拒绝,急得直掉眼泪。她的妈妈告诉记者,被拒绝的小昕蕾开始闹起小脾气,想放弃了,连最喜欢的酸奶也不想喝了。
记者带着小昕蕾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她告诉记者,有的人说不识字儿,有的人说没带钱,一连好几个人都不买她的报纸,心里有点郁闷。记者耐心地向她解释,这些人都是有原因才不买报纸的,而并非故意,要相信只要不怕被拒绝,成功一定会在下一个。听到这里,小昕蕾破涕为笑了。她站起来拿回报纸,重振旗鼓。记者再见到小昕蕾时,小姑娘已经胜利完成手头任务,吃着雪糕和记者说“再见”了。
不少家长告诉记者,在卖报的过程中,孩子都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但并没有放弃,报纸卖光了,孩子们很兴奋。
卖报达人
■记者苏玉
报童孙睿遥:不仅会卖报,还是理财小达人呢
孙睿遥是霍家街小学四年级四班的学生,今年暑假,妈妈帮她报名参加了《济宁晚报》的“卖报小行家”活动。有过卖报经验的她告诉记者,自己性格有点内向,要锻炼一下。两个小时内,孙睿遥就把手中的报纸卖光了。后来,记者得知,她不仅是个卖报小行家,还是个理财小达人呢!
在卖报的时候,孙睿遥的妈妈全权负责后勤工作。她告诉记者,自己的性格属于外向,喜欢到处去玩,但孩子性格内向,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现在要放开手让孩子通过卖报纸好好锻炼锻炼。对于妈妈的评价,孙睿遥并不完全同意,她认为自己只是有点内向,熟悉起来还是很乐意说话的。她告诉记者,自己在学校里最喜欢上美术课和音乐课,因为可以画画、唱歌。
记者问她喜不喜欢卖报纸,孙睿遥同学使劲地点头,“我去年就卖过报纸,脚上还磨出泡了,但是我今年还要卖报纸,因为我是小记者,我喜欢这个活动。”而当记者问赚的钱怎么花时,她的回答让记者大吃一惊。“我把去年赚的钱给了妈妈,今年,我要把钱放进存钱罐,最后一起存进银行,等着变出利息来。”看来,我们的小报童里真是卧虎藏龙啊!
孙同学卖报相当有经验!(记者刘传伏摄)
“卖报去喽!”
(记者刘传伏摄)
新闻推荐
孙炳国,男,身份证号:370811197105252553,中心派遣至山推结构件员工。你已由用工单位退岗并与本中心解除了劳动关系。请你自本通告刊登之日起10日内到中心办理人事档案和社保...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