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本报首批60名报童明起上街卖报
■记者苏玉摄影记者刘传伏
自本报“暑期欢乐营”活动的召集令发出以来,近千名家长和学生打来电话咨询和报名,作为“暑期欢乐营”诸多系列活动中的重头戏,“卖报小行家”活动将于明日正式启动,经过筛选,首批60名小报童将走上街头,进行卖报体验,这也意味着“暑期欢乐营”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如果在街上你遇到了带着小红帽的济宁晚报报童们,无论您是否购买报纸,请不要吝惜你们的微笑,给他们一点鼓励。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报童都是“新手”,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卖出报纸,本报在昨天下午举行了一场营销培训会,并特别邀请到了安利公司营销讲师江凯。江老师用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知识给小报童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营销课,并通过诸多案例指导小记者们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售出自己手中的报纸。
报名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求报童们自己填写报名表,这一举动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就该让他们自己填,从报名这一步开始让他们学会独立自主。”一位姓刘的家长告诉记者。许多小报童在填写“特长爱好”这一栏的时候犯了难,“看电视算不算爱好?”、“我喜欢上网打游戏。”报童们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却折射出他们课余生活的单一和暑假生活的枯燥。记者采访了许多陪同孩子来报名的家长,他们纷纷希望通过“卖报”等活动,让孩子锻炼一下胆量和社会交往能力,丰富暑假的生活。
本报为此次参加“卖报小行家”活动的所有报童购买了意外伤害医疗保险,并为他们提供了一顶小红帽。在活动首日,每位报童还将获赠30份当天的《济宁晚报》作为启动资本。在卖报期间,所有的小报童需要自己动脑筋研究卖报的地点和策略,还可以几个人一起组成团队,并肩作战。
济宁晚报执行总编张志亮对小报童们充满了信心,他希望通过参加济宁晚报组织的“暑期欢乐营”这一系列的活动,报童们可以克服睡懒觉、玩游戏等坏习惯,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拥有一个充实和欢乐的精彩暑假。
【专家支招卖报】
时间:早上6:30至10:30
在培训会上,专家告诉小报童,每天早上是报纸销售的高峰期,这个时间段卖报纸,最能有所斩获。此外,过了早上的时段,气温逐渐升高,为了避免出现中暑、晒伤等情况,也建议小报童们合理选择时间,同时,家长要起到监护的义务,保证孩子的安全。
地点:人流量密集的地方
经过观察和总结,记者发现,商场、超市、医院附近是人流量比较密集的地方,往往蕴藏着“商机”,此外,像亿丰、金宇等大型商贸城以及体育馆等公共场所,也是过往人群较多的地方,相信小报童们能在这些地方有所斩获。
装备:磨刀不误砍柴工
除了小红帽和报纸是必备品之外,专家还建议报童在每天晚上为第二天的卖报做好这些准备:适当的零钱、喝水的杯子、有口袋的衣服,如果报纸数量比较多,有条件的报童可以准备一个带有拉杆的书包,这样就会十分轻便。据记者的了解,“老”报童们会编些“卖报歌”在卖报纸的时候大声的喊出来,十分有吸引力。
心态:让拒绝来的更猛烈些吧
在营销培训会上,江老师告诉小报童们,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被拒绝,父母为孩子准备的四种花样早餐,孩子只选择了其中几样,这就是一种拒绝。当别人摇头说不买报纸的时候,千万不要沮丧,别把拒绝当回事。江老师和报童们分享了成功的几大法则:学会团队合作,充满自信,遇到困难绝不放弃,学会克服恐惧心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把别人的优点学过来,保持乐观很重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方法总比困难多!
安利公司营销讲师江凯为小记者讲授营销知识
新闻推荐
昨日,记者从济宁市技师学院了解到,该学院与山东中奥电力集团关于联合办学、共建实训基地、长短期培训、科研开发等项目进行了友好洽谈,签署了定向培养协议书。山东中奥...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