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赵豫
农历七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鬼节的说法给市民的生活增添了几分诡异。昨天,市民张女士拨打本报热线2210000称,她最近遇到的一件事让她吓得几天不敢单独走夜路。
传统祭祀,纸钱点燃“隐患”
张女士住在离市区较远的金塔路附近,如果遇到了加班,晚上回家就会害怕。据张女士介绍,前天她加班到八点多,到家的时候大约九点半,路上人已经不多。走到小区门口,张女士看到了路口有一点微弱的火光。“我知道31号是鬼节,心里就有点害怕,大晚上的,谁会在那点火。”张女士壮着胆往前走,走到火光附近才发现,原来是一个老太太在烧纸钱。“看到她我才松了口气,可把我吓坏了,眼看到鬼节了,这些老辈人都有自己的说法。”张女士告诉记者,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去过东北,后来老伴先走了,儿女都来了山东发展,看她年纪大了就把她接到了身边,方便照顾。“她们有个说法,就是如果逝去的亲人离得远,可以在十字路口处烧些纸钱、元宝给亲人,以慰思念之情。”老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张女士也有自己的担忧。“虽然是到了晚上,但是路上来来往往的机动车辆也还不少,万一有个火星火苗飘到人家车子上,这多危险啊!”
另外,张女士还告诉记者,一些人还会在小区的绿地里烧纸。“烧在地面上太脏,一些人就直接烧到小区的绿地里,那些花草什么的可遭了殃了。”
网络祭祀火爆,现代文明融入传统节日
“奶奶,孩子们给您献花致敬了,您在天国好好生活!”“外公,中元节来了,您在天堂收到我们的祝福了吗,我们都很想念您,给您致敬了!”……与火星四溅,黑烟四起的传统祭祀场面相反,一些市民开始采用网络来表达对亲人的祝福和哀思。记者随后打开中国祭祀网、华夏祭祀网等大的祭祀网站,发现这些网站设计也很有人性化,可以为追思者设立墓地,点击鼠标就可以点蜡烛、敬献鲜花、祭酒等,还可以写悼念词。记者多次登录发现,一天之内进行网络祭祀的人还真不少。
对于这种现象,济宁网友“会说话的雨”说:“网上祭祀这种方式挺不错的,也很人性化,特别是写的悼念词、留言什么的,还可以一直留在网上。我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这种方式也让我心里好受些。”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发现在网上祭祀的人还真不少,多为80后,这些市民普遍认为网络祭祀既慰藉了他们思念家人的心情,又很环保,是相当不错的方法。
新闻推荐
■见习记者赵豫近日,市民张先生拨打本报热线电话2210000反映,他所居住的小区附近在建小高层,每天在施工机器的影响下都不能安睡。在被折磨近半年后,张先生终于忍无可...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