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济宁新闻 > 正文

敬老院老人重阳节里“晒”幸福

来源:济南日报 2012-10-23 12:11   https://www.yybnet.net/

点击查看原图■记者山进通讯员黄银灿

九九重阳节,悠悠敬老情。如何让老人幸福安度晚年,老人的幸福和心愿是什么?老年人的生活中需求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昨日,记者走进市社会福利中心,对敬老院的老人进行了采访。他们的内心对于幸福的感觉,和安享晚年又是如何理解的呢?是否和社会上的老人有着同样的感受和标准呢?

五保老人:

幸福很简单就是吃穿不愁

81岁的张阔芳老人是个五保老人,在福利院生活了近20年。当记者见到老人时,她正在走廊里散步,当得知记者前来采访,热情地把记者让到她住的房间。老人家慈祥和蔼,幸福溢于言表。一边张罗记者坐下,一边询问记者喝水不?老人的房间清洁而干净,明亮且宽敞。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而且还有单独的卫生间。当记者问起老人生活怎么样时?老人笑着说,现在的生活太好了,和以前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管吃的、穿的还是用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穿不用愁,生活无忧虑,这就是我们的幸福。你看我们床上铺的、盖的,以及生活用品都是院里给置办的,全都是新的。

在这里生活,全天候有专业护理人对老人进行护理,有个头疼脑热,院里也有医生和护士。啥也不用担心。她们就像自己的儿女一样,孝顺我们。张阔芳老人的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上了。不停地向记者述说着在院里的生活种种好处。老人家不但健谈,而且性格开朗,心胸开阔。从老人言语和表情可以看出老人在院里生活幸福的样子。

和张阔芳老人同住一屋的李成荣老人,今年85岁,身板虽说没有张阔芳老人硬朗,但是老人的精神面貌很好。她告诉记者:“我来院里生活也有十四年啦,说起这里的生活,那真是打心眼里感觉到幸福。一天到晚,日子过得像喝蜂蜜一样,甜而美。我和张妹妹住在一个房间,我们的关系亲如姐妹。平时,相互关心和相互照顾。”李成荣老人笑着说她经常“欺负”张妹妹。今年8月份的一个晚上,天气忽然降了温,她洗完澡躺在床上闭目养神,不知不觉睡着啦。醒来后看见张妹妹躺在床上,没有盖毛巾被。她就生了气,对着张妹妹大声喊道:“还不快盖上毛巾被,冻死你!”张阔芳老人洗完澡,也许身体疲惫一时睡着,忘记盖了。李成荣老人向记者说,张妹妹一旦冻感冒了,吃药打针不说,还得遭罪,那么大年纪哪里承受得了。当记者问起张阔芳老人李成荣“欺负”她生不生气,老人开心地笑啦。不生气,那是当姐姐的关心她、疼爱她。有这样的好姊妹感到幸福和高兴。生活中,老人互相关心和照顾的例子多得数不清。关心和照顾在两人之间,已经成为了一种自然和习惯。

代养老人:

不给孩子添麻烦生活自由快乐就是福

目前,在市福利中心老年公寓里,生活着一批有儿有女的老人,她们不想给孩子添麻烦,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于是,从儿女家搬到敬老院生活。记者在福利中心社会老人代养区看到了退休老人杨琳。她今年86岁,一头银发反衬着老人精神更加抖擞。杨琳老人兄妹四人,只有自己生活在济宁,三个弟弟都在外地生活。而且老人儿女双全,子孙满堂。谈起老人到敬老院养老。杨琳老人告诉记者,当年到敬老院养老还费了一番周折。

杨琳老人说她当年退休后不久,老伴就走了。一个人在家生活孤单寂寞,经常睹物思人,想着和老伴在一起生活的点滴,心情五味杂陈。她说她是一个性格爽朗的人,不想活在回忆中。女儿在外地工作,儿子生活在济宁,而且都是子承母业,作为医生一天三班倒,工作比较忙。她不想为子女添麻烦。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热,儿子和儿媳从医院下班回来,急急忙忙跑到厨房做饭。她坐在客厅里面看电视,心里想:如果自己去了敬老院生活,儿子和儿媳回家就不用这么辛苦,再为她做饭。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杨琳老人去敬老院养老的心理越来越迫切。就和儿子和女儿商量。每商量一次儿女都是掩面而泣,断然拒绝,死活不同意母亲去敬老院养老。杨琳老人面对儿女的态度没有灰心,而是经常和儿女解释她去养老院的目的,就是不想和他们添麻烦,年轻时工作忙,现在退休时间充裕,想自己支配自己的生活。最终,儿女们经不起杨琳老人的软磨硬泡,同意老人先去敬老院试一段时间,不适应再回家。没想到,杨琳老人去了敬老院之后,一住就是七年。每天生活规律,读书看报、唱歌跳舞,和老人聊天。

说起在敬老院的好处,杨琳老人是滔滔不绝。在敬老院生活简直到了世外桃源。你看我们院里,绿树掩映,高楼林立,错落有致,花园小径,蜿蜒曲折,小桥流水,九曲回廊,锦鲤吸水,就是一个大花园,多么漂亮。生活好,环境好,空气清新。这里就是老人颐养天年的福地。

当记者问起老人是否幸福时,杨琳老人立即答道“幸福啊。”杨琳老人还告诉记者自己的心愿:“儿女有工作,家人都健康。”当记者问起她有什么希望时?杨琳老人高兴地说道:“安享晚年,幸福生活每一天。”

记者街头调查:

重阳节,你知多少

■记者相启申实习生曹俐

昨日上午,记者在城区繁华地段做了一次调查,随机采访了部分年轻人和老年人,调查得出结果有喜有忧,老年人基本上都知道自己的节日,可是年轻人对“重阳节”的概念非常淡薄。

年轻人:大多数不知重阳节

昨日上午,记者在城区人民公园附近的商场随机采访了将近20多位年轻人,他们基本上都是80后。当记者问道:“你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么?”很多年轻人直摇头,有八成多的年轻人称并不知晓,甚至有一位年轻人称:“重阳节?还有这节么?!”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问道:“你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么?”一位年轻的女士表示说,“知道呀!重阳节。”但是,当记者追问道,“你会怎么度过这个节日?”时,得出的答案竟是“不会怎么去庆祝,我们不会去过这种节日的。”

采访之中,记者还是得到了可喜的答案,当记者采访到一位28岁左右的女士时,女士答道:“知道呀,每年都会给爸爸妈妈、公公婆婆买礼物”,说着,还拿出给婆婆买的衣服给记者看。看到此举,不禁欣慰。

老年人:自己的节日要庆祝

昨日上午,约9:30左右,记者来到老年人较多的人民公园,随机采访了约20位老年人。当记者问道:“你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么?”多数老年人纷纷表示说:“知道”。其中一位老年人声称:“重阳节,这是俺们老人自己的节日。”当记者追问:“过节的时候,孩子们会怎么为你们庆祝节日呢?”老人答道:“孩子会送礼物,回家来全家团聚,一块吃饭。”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模样。

采访中,一位退休于园林局的阿姨说:“过节时,现在单位领导也越来越重视,召集我们这些退休的老年人举行座谈会、一块吃饭还送我们礼物呢。”在采访中,还有老年人说:“我们这些老年人会自己庆祝节日,自己组织活动,聚在一起唱唱歌歌,跳跳舞舞。”

记者手记:

近年来,情人节、圣诞节等这些洋节日愈来愈得到年轻人的热捧,对于重阳节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意识反而淡薄。近年来,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只要孩子们平时多给予些关心,他们就会感觉很开心,很满足。过节时,他们并不是期盼孩子们会送什么礼物,关键是孩子们的那一片孝心。

此外,过节的意义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某一天,笔者认为,节日只是一个提醒,提醒忙碌的年轻人,在繁忙之中不忘给自己的父母通一个电话,发一条问候的短信。这样,我们过节的意义将会被无限放大。试想,平时忽略对父母的关心,仅仅在过节的某一天做出一些表示,这样过节的意义将何在?

乐享夕阳记者刘传伏摄

新闻推荐

我要发明不烧汽油的汽车

■记者陈守贵通讯员嘉特在安利环保嘉年华开始前夕,记者与安利环保志愿者一起来到济宁科苑路小学,为同学们带来了环保嘉年华门票,邀请同学们参加10月27日和28日在...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敬老院老人重阳节里“晒”幸福)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