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盖鸣霆万德龙
作为济宁报业珍藏艺术博览中心的文化总监,中心启动仪式上今年已经年近八旬的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儒学专家骆承烈教授显得格外激动。
采访中骆教授告诉记者,博览中心的成立从策划创意到正式启动经历了很多波折,但是自己之所以如此乐于做这件事情,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对博大精深的济宁本土文化尤其是对孔孟文化的热爱。骆教授说,传统文化的普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抽象的,一种是具体的。以往传统知识分子只知道在象牙塔里研究经典文献,顶多也就是写上几篇论文、出上几本书,但是却远远不能够很好地将先贤的思想进行广泛地普及。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载体。而博览中心的落成恰恰就起到了这么一个“具体”载体的作用。它可以使更多的人尤其是普通老百姓以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去看、去感悟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而在这种感悟中得以学习。
此外,采访的过程中骆教授还特别提及“文化载体的创新性问题”。骆教授说,文化的表现方式有多种,哪怕都是具体物化的载体也会有高低良莠的不同。以前我们传播经典孔孟文化,除了印上一本《论语》还是印上一本《论语》,缺乏创意。但是,这次展览馆中陈列的《孔门七十二贤》就以邮册的方式全面诠释了孔子儒家学派的思想内涵及圣贤形象,是当前研究孔门七十二贤的最新重磅之作,也正因此一举荣获曲阜国际旅游产品博览会金奖。接下来,他和专家学者们还要着手准备“圣容集萃”和“四配、十二哲及十四县市区”的系列文化产品,相信不久就可以问世。当然,除了印刷制品以外,骆教授还格外希望广大文化工作者可以通过影视、音乐、孔府菜研究、孔府礼仪、学国学等多种方式给传统文化以更多载体,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10月16日,济宁第一家不卖尿不湿,不卖学步车,不卖栅栏床,不卖电动玩具的孕婴超市———千荟宝贝生活馆开业了。该生活馆致力于给宝宝天然纯净的呵护...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