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石晶
去年年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正式下发《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免征增值税将推广至全行业,民营书店也可享受免税政策。利好政策的出台,能否让民营书店迎来发展新机遇,走出行业低谷期呢?虽然免税政策带来了一丝希望,但多位民营书店经营者告诉记者,高房租、高成本,网购冲击、客源流失才是书店面临的最大难题。
新推免税政策,减压力度有点小
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免征增值税将推广至全行业。《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通知》下发前已经征收入库的,可抵减纳税人以后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税款或者办理税款退库。昨日,记者在城区多个民营书店采访时,谈起去年年底发出的《通知》,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免征增值税将推广至全行业,书店经营者普遍表示支持。然而,很多经营者也无奈地表示,免税政策虽是好事,但减压力度太小了。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书店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两者存在税率、征收率等区别。如果销售额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说实话,我们书店规模小、营业额少,交的税本来就不多。免不免收增值税,我真没注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营书店经营者告诉记者,免税政策减压力度有限,的确是因为纳税支出在书店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小,而且一些小书店甚至本就无需缴纳增值税,因而产生影响较小。
高成本时代,民营书店压力大
不论是图书批发商,还是小书店经营者都坦言,和缴税相比,房租、人力成本、电费等汇聚起来的高成本,让民营书店承担太多压力。一位书店老板说:“以前,我都是雇两个人看店实在是撑不住了就辞了一个人,现在我和店员轮流看店。”
刘老板在城区拥有一家民营书店,这几年,他眼瞅着很多同行迫于生存压力,转行干起别的生意。说起现在民营书店处于行业低谷期,“我这书店开了20年了。原来书店生意不错,就攒钱把这个铺面买了下来。现在不行了,看书的少了,买书的就更少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生意明显差了。我这算下一个月的营业额,比原来得少了一半。幸好现在房子是我自己的,不用交房租费,要不然就现在这个状况,我估计也干不下去了。”刘老板庆幸地说。
如今,当房东比开书店挣钱。如果不是因为个人对书的喜爱,刘老板告诉记者,他很可能就选择将书店关门,轻轻松松挣些房租钱。“我这旁边的几间门面,和我书店的面积差不多大,一年租金差不多4、5万元。我这辛辛苦苦干一年,也不定能挣这么多。去年,有的人直接来问我,‘要不要把房子盘出去?\’我也犹豫过,还是不舍得书店。”刘老板告诉记者,虽然书店仍可以正常运转,但在低利润率现实情况下,他也在考虑书店的未来。
与电商争市场,实体书店打不起价格战
高成本时代,生存压力倍增,而更为恐怖的是,网购冲击下,客源大幅流失,民营书店所占市场份额明显缩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书店负责人说,他的书店里摆放的新书,大都是按9折销售,少部分按85折销售。“图书的利润太低了。而且竞争太激烈。你看,像我这儿,挨着学校,位置是不错,主要是学生来买书,教辅书卖得多。可竞争也大呀,周围好几家书店,还有两家报刊亭呢。”采访中,这位负责人反问记者,“你平时是不是也在网上买书啊?网上买书,确实便宜。说实话,有的时候,你们从网上买一本书,打个6折、7折,这可能比我们从进货商拿书的折扣还要低。所以说,我们这些小书店,根本不可能和电商打价格战。”
新推出免税政策,虽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书店的流动资金压力,但仍可起到强心剂的作用。“你们可能不知道,现在图书生意有多难做。”方老板专做图书批发生意,从上级批发商进货后,再将图书转发给济宁各县区内的小书店。长期以来,几乎所有资金都压到图书上。“一般,我们把书卖给小书店,至少得等到2、3个月之后才能收回欠款。教辅书的回款期限更长,有的时候就是一个学期结束了,才能把这些书的钱收回来。”
进价高、投资大、回款时间长、利润率低……在价格战中,民营书店完全处于低端,无法和电商抗衡。不过现在,民营书店还有一个经营优势:享受退货制度。如果某些书卖得不好,可以退货给上级批发商,尽量降低书店成本。
熬过低谷,特色经营或可实现突围
生存成本攀高,竞争压力激增;电商抢夺市场,价格优势丧失;资金投入大、回款时间慢……可以看出,图书批发零售行业陷入低谷期。那么,借着免税政策带来的这一丝希望,图书行业能否早些走出冰冷寒冬期呢?
日子再难,民营书店也要坚持下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民营书店经营者必须具备强烈的意念,坚定的信心,更需找到合适的经营方式。对于济宁这座城市的民营书店来说,除了可以考虑通过书店加咖啡等类似跨界经营外,还可以尝试开展特色经营。以刘先生经营的民营书店为例,不到2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仅属于中等规模,但销售的期刊杂志能达到二三百种。种类丰富的期刊杂志,为书店吸引人气,营业额也随之增加。刘先生说:“有的书店里教辅书全一些,有的是考试书全一些,我这里是期刊杂志全一些。我们民营书店,肯定达不到大书店的规模,就只能做到小而精吧。最起码,有的人从大老远跑到我这儿,能买到喜欢的杂志,不会让他失望,这就足够了。”
在民营书店经营者看来,此次免税政策或许仅是杯水车薪,真正的“暖冬”尚未来到,但实体书店不可能消失。民营书店会找到合适的生存之道,顽强生长,散发自己的魅力。
街头民营书店里,市民在选书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万德龙昨日上午,济宁第二届年货博览会暨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在新体育馆开幕,展会将持续到本月21日。本届年货博览会由济宁市供...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